海
棠
春
·
郊
行
天
涯
芳
草
迷
征
路
。
还
又
是
、
匆
匆
春
去
。
乌
兔
里
光
阴
,
莺
燕
边
情
绪
。
云
梢
雾
末
,
溪
桥
野
渡
,
尽
是
春
愁
落
处
。
把
酒
劝
斜
阳
,
小
向
花
间
驻
。
写景
抒情
春天
怀古
山水
田园
场景
赞美
春愁
译文
天涯芳草覆盖了道路,让人迷失方向。又到了春天匆匆离去的时刻。
时光如乌兔般迅速流逝,心情却如莺燕般变化无常。
云边雾霭缭绕,溪边小桥野渡,到处都是春天离去的忧愁之处。
举起酒杯劝说斜阳,稍微停留在花间,不要离去。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勃的春日郊野风光图。"天涯芳草迷征路"一句,通过“天涯”二字营造出广阔无垠的自然景观,同时“芳草”与“迷征路”则让人联想到春暖花开之时,草木蓬勃,行者难辨路径。诗意在此已显露出一种对春天美好场景的感慨。"还又是、匆匆春去"表达了时间流逝和季节变换的无常,以及对春光易逝的感叹。“匆匆”一词形象地描绘出春日如同行色匆忙的人群,急遽而过。接下来的"乌兔里光阴,莺燕边情绪"中,“乌兔里光阴”写出了春日午后温暖的阳光洒在静谧的村庄里,而“莺燕边情绪”则描摹出燕子在屋檐下穿梭,带来的不仅是生动的画面,也暗含着诗人对生活点滴所激发的情感。"云梢雾末,溪桥野渡,尽是春愁落处"这几句则通过“云梢”、“雾末”的朦胧美景,以及“溪桥野渡”的宁静场面,表达了诗人对于春天的复杂情感。这些自然元素共同构成了一种淡淡的忧愁,是对春光无限的留恋与不舍。最后,“把酒劝斜阳,小向花间驻”则是诗人在面对即将逝去的春天时,提出杯中之物,以此来慰藉自己,暂且忘却世事纷扰。在“斜阳”、“花间”的温馨氛围里,小坐片刻,或许能让心灵得到片刻的安宁。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写和深情表达,展现了诗人对春天的独特感受,以及面对生命流逝时那种复杂而微妙的情愫。
吴潜
514首
宁宗嘉定十年(1217)举进士第一,授承事郎,迁江东安抚留守。理宗淳祐十一年(1251)为参知政事,拜右丞相兼枢密使,封崇国公。次年罢相,开庆元年(1259)元兵南侵攻鄂州,被任为左丞相,封庆国公,后改许国公。被贾似道等人排挤,罢相,谪建昌军,徙潮州、循州。与姜夔、吴文英等交往,但词风却更近于辛弃疾。其词多抒发济时忧国的抱负与报国无门的悲愤。格调沉郁,感慨特深。著有《履斋遗集》,词集有《履斋诗余》
猜您喜欢
夜赋
宋·陆游
八十衰翁久挂冠,今年无酒敌春寒。乱云入户雨方急,断雁叫群灯未残。蠹简幸存随意读,蜗庐虽小著身宽。支离自笑心犹壮,忧国忧家虑万端。
对雪
唐·许浑
飞舞北风凉,玉人歌玉堂。帘帷增曙色,珠翠发寒光。柳重絮微湿,梅繁花未香。兹辰贺丰岁,箫鼓宴梁王。
山居即事
明·刘宗周
病躯三月裌衣寒,高卧袁安带雪看。春到落花风细细,晓披仙药露漫漫。穷探幽胜凭藜杖,自数行藏付鹖冠。吾道只今输陋巷,息肩应指白云端。
念昔游三首(其二)
唐·杜牧
云门寺外逢猛雨,林黑山高雨脚长。曾奉郊宫为近侍,分明㩳㩳羽林枪。
南阳春日十首(其一)
宋·陈舜俞
城头古木未知春,官柳柔条日日新。门巷旋开沽酒市,郊原便有踏青人。风烟乍入禽初好,网罟犹多雉肯驯。拟为芳时对樽斝,愧无心事乐天均。
小山之南作曲栏石磴缭绕如栈道戏作二篇(其二)
宋·陆游
吏退庭空剩得闲,一窗如在翠微间。半崖萦栈游秦路,叠嶂生云入剡山。真有岩居临绝壑,但无渔艇系寒湾。跻攀自苦君休笑,寸步何曾不险艰。
杂曲歌辞(其一)清平调
唐·李白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除夕作
明·严嵩
杯湛灯明深客堂,促阴浮迹笑尘忙。病来渐觉形容老,静后浑于岁月忘。星斗逼檐知夜永,垄畦融雪丨年康。朝衣细整听钟漏,正想氤氲汉殿香。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