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
中
道
士
山
中
道
士
服
朝
霞
,
二
十
修
行
别
故
家
。
留
客
一
杯
清
苦
蜜
,
蜂
房
知
是
近
梅
花
。
写山
咏物
赞物
山中田园
惜时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在山中修行的道士的生活情景,充满了隐逸与自然的和谐之美。首句“山中道士服朝霞”,以“朝霞”为喻,生动地展现了道士身着道袍,仿佛与清晨的霞光融为一体的形象,暗示了其超凡脱俗的生活状态和对自然的亲近。次句“二十修行别故家”,点明了道士在二十岁时开始修行,远离尘世,表达了他为了追求精神境界的提升而舍弃世俗生活的决心和勇气。第三句“留客一杯清苦蜜”,通过招待来访之客的一杯蜂蜜,既体现了道士生活简朴、待人热情的一面,也暗示了他修行过程中所经历的清苦与磨砺,以及对生活的深刻体悟。最后一句“蜂房知是近梅花”,以蜜蜂寻找花蜜的自然行为,巧妙地将季节转换与梅花的开放联系起来,不仅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性,还寓意着道士修行之路虽艰难,但终将迎来心灵的芬芳与喜悦,象征着精神上的收获与升华。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山中道士日常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其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和追求精神境界的坚定信念,同时也蕴含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人生哲理的深思。
谢翱
294首
谢翱(1249年11月20日—1295年12月17日),南宋爱国诗人,“福安三贤”之一。字皋羽,一字皋父,号宋累,又号晞发子,原籍长溪人,徙建宁府浦城县(今属南平市浦城县)。度宗咸淳间应进士举,不第。恭宗德佑二年文天祥开府延平,率乡兵数百人投之,任谘议参军。文天祥兵败,脱身避地浙东,往来于永嘉、括苍、鄞、越、婺、睦州等地,与方凤、吴思齐、邓牧等结“月泉吟社”。一字皋父,又号晞发子。恭帝德祐中元兵南下,文天祥开府延平,率乡兵数百人投之,任咨议参军。及天祥兵败,脱身潜伏民间,避地浙东。尝过严陵,登钓台,祭奠天祥,有《西台恸哭记》传世。后至浦江,与方凤、吴思齐等结月泉吟社。卒,友人方凤、吴思齐等从其初志葬于钓台南。有《晞发集》,编有《天地间集》、《浦阳先民传》等
猜您喜欢
古橘谣
清·卓肇昌
蓬莱宫前合欢树,碧叶金衣凌霄坞。朝餐五色文彩霞,露浥金茎广寒府。六月珠颗红离离,樵者入山持雷斧。仙室窅然幽以深,小苑丛丛石洞古。洞门白犬笑人来,碧落峰前鸡鸣五。抱犊壁间列.....
西江月·题谈月色画梅
清·杨玉衔
根自罗浮移植,居然绿萼仙踪。纤纤十指透香风。颠倒师雄一梦。画石未须十日,消寒恰值初冬。三分春色满琼钟。亏得月明自种。
旅舍
宋·陆游
寺钟吹动四山昏,系缆来投江上村。木落不妨生意足,水归犹有涨痕存。炉红手暖书差健,鼎沸汤深酒易温。勿为无年忧寇窃,狺狺小犬护篱门。
南亭晓坐因以示璩
唐·权德舆
隐几日无事,风交松桂枝。园庐含晓霁,草木发华姿。迹似南山隐,官从小宰移。万殊同野马,方寸即灵龟。弱质常多病,流年近始衰。图书传授处,家有一男儿。
百字令·海棠
清·杨继端
彩丝谁绾,似红儿待聘,锦帏春锁。粉本燕支争画到,无比轻盈婀娜。弱不经风,娇还带雨,春有痕难裹。玉纤摘去,绛雪飞上钗朵。早又时节中和,清明渐近,香减熏奁火。欲系好春无气力,.....
次李竹所先辈韵
元·朱晞颜
忆昔南宫角俊游,高名何事间陈楼。汉廷素擅无双誉,兰省今推第一流。吟策追随梅涧晓,书灯深窈竹房秋。遥知近注潜夫论,应是斯人可得俦。
食牛炙
宋·李之仪
西来谁为炙牛心,惜事拘文不敢寻。岂谓邻邦无百里,骤令馋口得千金。登台未论前人比,扪腹翻惊用思深。从此耒阳休吊古,便思白酒与同斟。
玉女庙
唐·吴融
九清何日降仙霓,掩映荒祠路欲迷。愁黛不开山浅浅,离心长在草萋萋。檐横渌派王馀掷,窗袅红枝杜宇啼。若得洗头盆置此,靓妆无复碧莲西。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