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
夜
言
怀
二
首
(
其
二
)
西
斋
近
寒
径
,
枯
苇
接
深
筱
。
秋
风
飒
然
至
,
索
索
鸣
不
了
。
抛
书
坐
孤
榻
,
眼
涩
镫
晕
绕
。
窗
破
斜
隙
明
,
漏
断
馀
更
悄
。
平
生
所
欣
遇
,
此
夕
纷
内
扰
。
假
寐
入
冥
思
,
南
枝
有
归
鸟
。
写景
抒情
秋天
读书
情感
动物
山水
怀古
惜时
译文
西斋旁边有一条小路通向寒径,枯萎的芦苇连接着深处的竹林小道。
秋风突然袭来,发出沙沙的声音,吹动叶子,使它们发出细碎的鸣响。
我扔下书,独自坐在孤榻上,眼睛因为长时间的阅读而感到涩痛,灯光在周围环绕。
窗户上有一个斜着的缝隙透进微光,夜漏已尽,余音却仍然寂静。
平生所欣欣向往的种种事物和经历,在这个夜晚纷纷扰乱内心。
我尝试假装睡觉来沉思,却听到了南边树枝上归巢的鸟儿的叫声。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身处西斋,临近一条清冷的小径,四周是凋零的枯苇和深密的细竹。秋风突然吹过,发出瑟瑟声,不断回荡。诗人放下书卷,独坐在简陋的床榻上,眼睛因看书而疲劳,灯光昏暗地照在周围。窗户仅透进一线缝隙的光亮,深夜的滴漏声断断续续,显得格外寂静。诗人感叹平生的欢乐与困扰在这一刻交织,难以平静。他试图通过短暂的假寐进入冥想,却仍被外界思绪纷扰。此时,他注意到南边树枝上有归巢的鸟儿,这似乎给他带来了一丝安慰,让他在寂寥的秋夜中找到了一丝自然的宁静。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思考,以及对自然界的微妙感触。
猜您喜欢
夜赋
宋·陆游
八十衰翁久挂冠,今年无酒敌春寒。乱云入户雨方急,断雁叫群灯未残。蠹简幸存随意读,蜗庐虽小著身宽。支离自笑心犹壮,忧国忧家虑万端。
鹧鸪天(其七)送廓之秋试
宋·辛弃疾
白苎新袍入嫩凉,春蚕食叶响回廊。禹门已准桃花浪,月殿先收桂子香。鹏北海,凤朝阳。又携书剑路茫茫。明年此日青云去,却笑人间举子忙。
小池
宋·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卜算子(其四)齿落
宋·辛弃疾
刚者不坚牢,柔者难摧挫。不信张开口角看,舌在牙先堕。已阙两边厢,又豁中间个。说与儿曹莫笑翁,狗窦从君过。
虞美人·有美堂赠述古
宋·苏轼
湖山信是东南美,一望弥千里。使君能得几回来?便使樽前醉倒更徘徊。沙河塘里灯初上,水调谁家唱?夜阑风静欲归时,惟有一江明月碧琉璃。
八月十五夜月二首(其二)
唐·杜甫
稍下巫山峡,犹衔白帝城。气沈全浦暗,轮仄半楼明。刁斗皆催晓,蟾蜍且自倾。张弓倚残魄,不独汉家营。
南乡子·时移守密州
宋·苏轼
东武望余杭,云海天涯两渺茫。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不用诉离觞,痛饮从来别有肠。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堕泪羊公却姓杨。
二郎神
宋·柳永
炎光谢。过暮雨、芳尘轻洒。乍露冷风清庭户,爽天如水,玉钩遥挂。应是星娥嗟久阻,叙旧约、飙轮欲驾。极目处、微云暗度,耿耿银河高泻。闲雅。须知此景,古今无价。运巧思、穿针楼上.....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