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园
赞美
写景
抒情
怀古
情感
父爱
咏物

译文

茂盛的禾苗啊,生长在东边的田埂上。有黍米也有小米,灵验的雨水滋润了它们。
更多的细雨啊,使得庄稼更加茂盛鲜美。一株稻穗上长出了三个谷粒,这难道只是偶然吗?
父老乡亲们都说,我们的县令真是仁德贤明。县令并不自居其功,他说这是天赐的恩惠。
君主在上位行和德,我们的皇帝只有天可相比。臣民遵循大地之道,代替天地而无过失。
杰出的县令啊,品德高尚的人总是谦虚恭敬。我曾经持节而行,在宛洛之地呆了十年。
做人如果没有效法这样的德行,就会永远像鱼和鹰一样被人所厌恶。读到这些诗句我深感惭愧,就如同在旱地中的草木篇。
怎样才能得到优良的谷物,让它们在三川之地茁壮成长呢?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在尹氏的治理下,农田中禾苗茂盛,丰收景象的生动画面。诗人通过“萋萋禾苗”、“有黍有粟”等描绘,展现了农事的繁荣与丰饶。接着,“灵雨膏焉”、“益之霢霂”等句,形象地描述了雨水对庄稼的滋养作用,以及尹氏的仁政对农业发展的积极影响。“一茎三穗,兹岂偶然”,诗人赞叹庄稼的繁茂并非偶然,而是尹氏仁政的结果。尹氏不仅不居功自傲,反而将功劳归于上天,体现了其高尚的品德和谦逊的态度。“和德于上,吾皇惟乾。臣则坤道,代终无愆”,进一步表达了对尹氏以和德治国的赞美,同时也暗示了君主的英明与臣下的忠诚。最后,“卓哉令尹,君子谦谦”是对尹氏的高度评价,称其为卓越的领导者,具有君子的谦逊品质。诗人回忆自己在宛洛十年的任职经历,反思自己的作为是否有效,表达了深深的愧疚之情。同时,诗人引用“旱麓之篇”来表达对尹氏仁政的向往与敬仰,希望能在三川之地看到这样的嘉禾瑞麦景象。整首诗通过对尹氏仁政的颂扬,展现了古代社会中理想政治与和谐社会的美好愿景,同时也蕴含了诗人对自己过往行为的反省与遗憾。

猜您喜欢

对雪
唐·许浑
飞舞北风凉,玉人歌玉堂。帘帷增曙色,珠翠发寒光。柳重絮微湿,梅繁花未香。兹辰贺丰岁,箫鼓宴梁王。
卜算子(其四)齿落
宋·辛弃疾
刚者不坚牢,柔者难摧挫。不信张开口角看,舌在牙先堕。已阙两边厢,又豁中间个。说与儿曹莫笑翁,狗窦从君过。
八月十五夜月二首(其二)
唐·杜甫
稍下巫山峡,犹衔白帝城。气沈全浦暗,轮仄半楼明。刁斗皆催晓,蟾蜍且自倾。张弓倚残魄,不独汉家营。
南乡子·时移守密州
宋·苏轼
东武望余杭,云海天涯两渺茫。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不用诉离觞,痛饮从来别有肠。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堕泪羊公却姓杨。
二郎神
宋·柳永
炎光谢。过暮雨、芳尘轻洒。乍露冷风清庭户,爽天如水,玉钩遥挂。应是星娥嗟久阻,叙旧约、飙轮欲驾。极目处、微云暗度,耿耿银河高泻。闲雅。须知此景,古今无价。运巧思、穿针楼上.....
古橘谣
清·卓肇昌
蓬莱宫前合欢树,碧叶金衣凌霄坞。朝餐五色文彩霞,露浥金茎广寒府。六月珠颗红离离,樵者入山持雷斧。仙室窅然幽以深,小苑丛丛石洞古。洞门白犬笑人来,碧落峰前鸡鸣五。抱犊壁间列.....
杂曲歌辞(其一)清平调
唐·李白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除夕作
明·严嵩
杯湛灯明深客堂,促阴浮迹笑尘忙。病来渐觉形容老,静后浑于岁月忘。星斗逼檐知夜永,垄畦融雪丨年康。朝衣细整听钟漏,正想氤氲汉殿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