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
山
杂
兴
(
其
九
)
霜
清
玉
绳
晓
,
涧
谷
风
未
号
。
澄
潭
不
可
极
,
俛
盼
惊
骨
毛
。
岂
不
有
神
物
,
于
兹
能
遁
逃
。
海
日
射
两
崖
,
馀
辉
何
昭
昭
。
游
鳞
出
岸
穴
,
翻
覆
如
银
刀
。
偶
来
殊
不
恶
,
胜
事
俄
所
遭
。
聊
为
五
字
咏
,
远
愧
谢
与
陶
。
山水
写景
咏物
写山
写水
写物象
动物
赞美
庐山
译文
霜花清晰映照着玉制的带扣,晨光初现,山谷间却未闻风声呼啸。
深潭的景色看不尽其深远,当我低头仰望时,不禁令人感到惊惧和毛骨悚然。
这里难道不是有神异的生物吗?连善于逃遁的它们都无法藏身。
海上的日出照亮了两边的山崖,剩余的辉煌光芒照亮了天地。
游动的鱼从岸边的洞穴中游出,翻滚跳跃如同银色的刀刃。
我偶然来到这里,并不觉得这里有什么不好,这是突然遇到的一件好事。
我姑且用五个字写一首诗来咏叹此事,但我深感自己的才思远远不能与谢灵运和陶渊明相比。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庐山清晨的壮丽景色,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的宁静与生机。首句“霜清玉绳晓”描绘了清晨霜白如玉绳的景象,营造出一种清新脱俗的氛围。接着,“涧谷风未号”则暗示了山谷中尚未被晨风唤醒的宁静,给人一种平和而深邃的感觉。“澄潭不可极,俛盼惊骨毛”两句,通过描绘清澈深邃的潭水,以及俯视潭水时的震撼感,进一步强化了自然界的神秘与壮美。诗人在这里运用了夸张的手法,以“惊骨毛”来形容观者内心的震动,生动地表现了大自然的震撼力。“岂不有神物,于兹能遁逃”则表达了对自然界的敬畏之情,同时也暗示了庐山可能隐藏着未知的神秘力量或生物。这种对未知的好奇与探索精神,是古代文人墨客常有的情怀。接下来,“海日射两崖,馀辉何昭昭”描绘了太阳初升,光芒照耀山崖的情景,余晖洒满大地,展现出一片辉煌壮丽的景象。这不仅是一幅视觉上的美景,也是诗人内心情感的投射,象征着希望与光明的到来。“游鳞出岸穴,翻覆如银刀”则以生动的比喻描绘了鱼儿在水中自由游动的场景,它们如同银色的刀片,在水面翻转跳跃,充满了生命的活力与自由。最后,“偶来殊不恶,胜事俄所遭”表达了诗人对偶然遇到如此美景的惊喜与满足,同时也流露出一种淡淡的遗憾,因为这样的美好时刻总是稍纵即逝。“聊为五字咏,远愧谢与陶”则是诗人谦逊的自我评价,他自知与古代伟大的诗人谢灵运和陶渊明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但仍然愿意尝试创作,表达自己对自然美景的感悟与赞美。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庐山清晨景色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受和对生命活力的赞美,同时也体现了诗人谦逊的品格和对艺术创作的追求。
猜您喜欢
小池
宋·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杂曲歌辞·行路难三首(其一)
唐·李白
金尊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岐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
古橘谣
清·卓肇昌
蓬莱宫前合欢树,碧叶金衣凌霄坞。朝餐五色文彩霞,露浥金茎广寒府。六月珠颗红离离,樵者入山持雷斧。仙室窅然幽以深,小苑丛丛石洞古。洞门白犬笑人来,碧落峰前鸡鸣五。抱犊壁间列.....
杂曲歌辞(其一)清平调
唐·李白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上清宝鼎诗二首(其一)
唐·李白
朝披梦泽云,笠钓青茫茫。寻丝得双鲤,中有三元章。篆字若丹蛇,逸势如飞翔。归来问天老,奥义不可量。金刀割青素,灵文烂煌煌。咽服十二环,奄见仙人房。暮跨紫鳞去,海气侵肌凉。龙.....
东堂晨起有感
宋·陆游
不解飞车越九州,青鞋处处为山留。百年未尽且作梦,三日闲行聊散愁。世上几经华表柱,尊前好在黑貂裘。龙泉幸是无人斸,暮露光芒上斗牛。
西江月·题谈月色画梅
清·杨玉衔
根自罗浮移植,居然绿萼仙踪。纤纤十指透香风。颠倒师雄一梦。画石未须十日,消寒恰值初冬。三分春色满琼钟。亏得月明自种。
寄余德甫
明·欧大任
十载弹冠答圣朝,短衣今自傍渔樵。诗名不借青云大,交态谁疑白眼骄。病免风尘犹澒洞,居閒宾客未萧条。匡山只隔南禺路,醉把梅花上铁桥。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