簿
鹿
绿
写景
地点
山水
抒情
赞美
冬日写景
田园风光
悼亡抒情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官员被贬至嵩山之后的生活与心境,充满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首句“谪官嵩山阳”点明了人物的身份和所处环境,接着“山深意不俗”表达了虽身处偏远却志趣高雅的态度。诗人通过“岩扉时自开,云构何常卜”描绘了山中自然景象的神秘与变化莫测,同时也暗示了主人公内心的自由与超脱。“隐几见少室,三花媚林麓”一句,以“少室”、“三花”等意象,展现了山中景色的美丽与生机,同时也寄托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簿书展长松,印绶挂深竹”则通过办公与服饰的象征,对比了世俗与自然的差异,突出了主人公对自由与自然的向往。“山僧似定猿,吏人偶驯鹿”运用拟人手法,将山僧比作定定的猿猴,吏人比作驯服的鹿,形象地表现了山中人物的和谐与自在。接下来的“搴霞上高岭,采秀入幽谷”描绘了主人公在山中探索自然之美的场景,充满了对未知的好奇与探索精神。“览古将军树,息盖帝休木”通过历史遗迹的引用,增添了诗歌的文化底蕴,同时也表达了对过往英雄的敬仰与对自然之美的沉醉。“石泉夜雨声,数寸阶苔绿”则是对夜晚山中静谧景象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自然界的宁静与生命力。最后,“自关道气清,岂受尘网束”表达了主人公不受世俗束缚,追求内心纯净之道的决心。“正直神不欺,幽闲理自足”强调了内心的正直与平静,是自我修养的最高境界。“时有箕颍人,相过论心曲”则以“箕颍人”这一隐士群体的代表,表达了对志同道合者的渴望与对隐逸生活的向往。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山中生活的描绘,展现了主人公在逆境中的坚韧与超脱,以及对自然与内心的深刻感悟,是一首充满哲思与情感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