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写景
秋天
山水
田园
烹茶
节令

译文

在高高的山林中,秋风萧瑟,黄叶纷纷飘落,又被风吹起。
落日的余晖洒在简陋的柴门前,煮茶时用敲击石头来点燃火种。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诗意的秋日山林图景。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捕捉了自然界的细微变化和生活中的简单瞬间。首句“山木秋风高”,开门见山,直接点出季节与环境特征——秋天的山林在高高的秋风中显得格外静谧。这里的“高”字不仅形容了秋风的力度,也暗示了山林的辽阔与深远,营造出一种空旷而深邃的氛围。接着,“黄叶扫复堕”一句,通过动态的描写,展现了落叶随风飘舞的情景。这里用“扫复堕”三字,既形象地描绘了落叶被风吹起又缓缓落下的过程,又暗含了自然界生生不息、循环往复的哲理。“落日照柴荆,烹茶敲石火”则将画面拉近,聚焦于一个更为具体的生活场景。夕阳西下,余晖洒在简陋的柴门上,营造出一种温馨而略带寂寥的氛围。在此背景下,诗人提笔烹茶,以石为火,这一细节不仅体现了生活的朴素与闲适,更增添了诗作的人文气息。通过这样的描绘,诗人巧妙地将自然景观与日常生活融合在一起,展现出一种和谐共生的美好状态。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秋日山林景色及日常生活的细腻刻画,传达出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平静的生活态度。它不仅展现了自然之美,更蕴含了对生活真谛的深刻思考。

谢榛

1219首
谢榛(1495~1575)明代布衣诗人。字茂秦,号四溟山人、脱屣山人,山东临清人。十六岁时作乐府商调,流传颇广,后折节读书,刻意为歌诗,以声律有闻于时。嘉靖间,挟诗卷游京师,与李攀龙、王世贞等结诗社,为“后七子”之一,倡导为诗摹拟盛唐,主张“选李杜十四家之最者,熟读之以夺神气,歌咏之以求声调,玩味之以裒精华。”后为李攀龙排斥,削名“七子”之外,客游诸藩王间,以布衣终其身。其诗以律句绝句见长,功力深厚,句响字稳,谢榛诗文,著有《四溟集》共24卷,一说10卷,《四溟诗话》(亦题《诗家直说》)共4卷。山东临清人。十六岁时作乐府商调,流传颇广,后折节读书,刻意为歌诗,以声律有闻于时。嘉靖间,挟诗卷游京师,与李攀龙、王世贞等结诗社,为“后七子”之一,倡导为诗摹拟盛唐,主张“选李杜十四家之最者,熟读之以夺神气,歌咏之以求声调,玩味之以裒精华。”后为李攀龙排斥,削名“七子”之外,客游诸藩王间,以布衣终其身。其诗以律句绝句见长,功力深厚,句响字稳,著有《四溟集》、《四溟诗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