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景抒情
春天写景
怀物抒情
闺怨情感
写雨
写梨花

赏析

这首明代诗人谢榛的《春怨》描绘了一幅闺中女子在春日里的孤独与哀愁画面。首句“紫绡挥断泪阑干”,通过女子挥洒紫色细薄的绸巾(绡)的动作,暗示了她内心的愁苦和泪水纵横。"泪阑干"形象地写出她的泪水之多,心情之悲。次句“窗下秦筝独自弹”,进一步揭示了女子的寂寞,她独自坐在窗下,弹奏着秦筝,秦筝的音调可能寄托了她无尽的思念和哀怨。秦筝是中国传统乐器,常用于表达深沉的情感。后两句“三月梨花风又雨,小楼燕子怯春寒”则描绘了窗外的景色,三月的梨花在风雨中摇曳,象征着女子命运的飘摇不定。小楼中的燕子因春寒而显得胆怯,这可能是女子心境的写照,她也对未来的日子感到不安和畏缩。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通过女子的行动和环境的描绘,展现了春日闺怨的主题,表达了女子在春光中孤独、无奈和期待的心情。

谢榛

1219首
谢榛(1495~1575)明代布衣诗人。字茂秦,号四溟山人、脱屣山人,山东临清人。十六岁时作乐府商调,流传颇广,后折节读书,刻意为歌诗,以声律有闻于时。嘉靖间,挟诗卷游京师,与李攀龙、王世贞等结诗社,为“后七子”之一,倡导为诗摹拟盛唐,主张“选李杜十四家之最者,熟读之以夺神气,歌咏之以求声调,玩味之以裒精华。”后为李攀龙排斥,削名“七子”之外,客游诸藩王间,以布衣终其身。其诗以律句绝句见长,功力深厚,句响字稳,谢榛诗文,著有《四溟集》共24卷,一说10卷,《四溟诗话》(亦题《诗家直说》)共4卷。山东临清人。十六岁时作乐府商调,流传颇广,后折节读书,刻意为歌诗,以声律有闻于时。嘉靖间,挟诗卷游京师,与李攀龙、王世贞等结诗社,为“后七子”之一,倡导为诗摹拟盛唐,主张“选李杜十四家之最者,熟读之以夺神气,歌咏之以求声调,玩味之以裒精华。”后为李攀龙排斥,削名“七子”之外,客游诸藩王间,以布衣终其身。其诗以律句绝句见长,功力深厚,句响字稳,著有《四溟集》、《四溟诗话》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