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
吴
二
少
陆
归
洞
庭
山
省
亲
(
其
二
)
鹤
发
相
辉
堂
上
人
,
吴
天
遥
望
瑞
云
新
。
洞
庭
酒
熟
梅
花
发
,
同
醉
沙
村
几
树
春
。
写景抒情
山水田园
友情送别
梅花
亲情
怀古
地点
洞庭湖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温馨而充满诗意的画面,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对友人的深情厚谊以及对故乡的深切思念。“鹤发相辉堂上人”,开篇即以“鹤发”形容老人的白发与光辉,既体现了老人的年高德劭,也暗含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在“堂上人”的背景下,营造出一种庄重而又不失温暖的家庭氛围。“吴天遥望瑞云新”,将目光转向远方,遥望吴地的天空,那里的云彩似乎预示着吉祥和希望,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人平安的深深祝福。“洞庭酒熟梅花发”,转而描绘洞庭湖畔的景象,酒香四溢,梅花绽放,一派生机勃勃的春日景象。这里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美好,也寓意着生活的甜美与幸福。同时,这一句也巧妙地将地点与季节相联系,为后文的相聚做了铺垫。“同醉沙村几树春”,最后两句将场景拉回现实,想象着与友人在沙村共饮美酒,共享春光的情景。这里的“同醉”不仅指身体上的欢愉,更蕴含了心灵的契合与情感的交融。几树春花,象征着友情的长久与美好,也暗示了相聚的短暂而珍贵。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对故乡的深切思念以及对生活美好瞬间的珍惜与向往。语言流畅,情感真挚,是一首富有感染力的佳作。
谢榛
1219首
谢榛(1495~1575)明代布衣诗人。字茂秦,号四溟山人、脱屣山人,山东临清人。十六岁时作乐府商调,流传颇广,后折节读书,刻意为歌诗,以声律有闻于时。嘉靖间,挟诗卷游京师,与李攀龙、王世贞等结诗社,为“后七子”之一,倡导为诗摹拟盛唐,主张“选李杜十四家之最者,熟读之以夺神气,歌咏之以求声调,玩味之以裒精华。”后为李攀龙排斥,削名“七子”之外,客游诸藩王间,以布衣终其身。其诗以律句绝句见长,功力深厚,句响字稳,谢榛诗文,著有《四溟集》共24卷,一说10卷,《四溟诗话》(亦题《诗家直说》)共4卷。山东临清人。十六岁时作乐府商调,流传颇广,后折节读书,刻意为歌诗,以声律有闻于时。嘉靖间,挟诗卷游京师,与李攀龙、王世贞等结诗社,为“后七子”之一,倡导为诗摹拟盛唐,主张“选李杜十四家之最者,熟读之以夺神气,歌咏之以求声调,玩味之以裒精华。”后为李攀龙排斥,削名“七子”之外,客游诸藩王间,以布衣终其身。其诗以律句绝句见长,功力深厚,句响字稳,著有《四溟集》、《四溟诗话》
猜您喜欢
出游
宋·陆游
举世谁能伴我闲,出游随处一开颜。系船扛鼎将军庙,秣蹇流觞内史山。小市况经摇落后,高城回望莽苍间。归来灯火湖塘晚,指点柴门未上关。
游洞壑山庄
明·沈鍊
几处山川近世中,向来车马不曾通。今宵揽辔烟霞里,何异神仙驭玉龙。
偈颂二十五首(其二十五)
宋·释智愚
敛影穷原懒出扃,晓云如送又如迎。因思执手经行处,几听沙泉绕涧鸣。
访苏亭联
清·余应松
万里赴琼儋,夜起江心弄明月;一亭抚笠履,我从画里拜先生。
石门
明·陈献章
白发非公事,扁舟进此门。山云寒不雨,江路曲通村。玩世吾何有,长途马不存。晚来堪一醉,江月照空樽。
赠武处士
唐·韦庄
一身唯一室,高静若僧家。扫地留疏影,穿池浸落霞。绿萝临水合,白道向村斜。卖药归来醉,吟诗倚钓查。
次所盘山村
宋·丘葵
溪外青山山外村,数间茅屋掩柴门。青裙灶下偷窥客,白发堂中笑弄孙。乞火煮茶烧土锉,隔篱贳酒举匏尊。梅花不解留人住,山路归来已夕昏。
送僧住梅山(其二)
宋·韩驹
近闻僧说宜黄寺,一道松门夜不关。投老有禾三百把,亦随君去住梅山。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