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写景抒情
山水田园
友情送别
梅花
亲情
怀古
地点
洞庭湖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温馨而充满诗意的画面,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对友人的深情厚谊以及对故乡的深切思念。“鹤发相辉堂上人”,开篇即以“鹤发”形容老人的白发与光辉,既体现了老人的年高德劭,也暗含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在“堂上人”的背景下,营造出一种庄重而又不失温暖的家庭氛围。“吴天遥望瑞云新”,将目光转向远方,遥望吴地的天空,那里的云彩似乎预示着吉祥和希望,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人平安的深深祝福。“洞庭酒熟梅花发”,转而描绘洞庭湖畔的景象,酒香四溢,梅花绽放,一派生机勃勃的春日景象。这里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美好,也寓意着生活的甜美与幸福。同时,这一句也巧妙地将地点与季节相联系,为后文的相聚做了铺垫。“同醉沙村几树春”,最后两句将场景拉回现实,想象着与友人在沙村共饮美酒,共享春光的情景。这里的“同醉”不仅指身体上的欢愉,更蕴含了心灵的契合与情感的交融。几树春花,象征着友情的长久与美好,也暗示了相聚的短暂而珍贵。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对故乡的深切思念以及对生活美好瞬间的珍惜与向往。语言流畅,情感真挚,是一首富有感染力的佳作。

谢榛

1219首
谢榛(1495~1575)明代布衣诗人。字茂秦,号四溟山人、脱屣山人,山东临清人。十六岁时作乐府商调,流传颇广,后折节读书,刻意为歌诗,以声律有闻于时。嘉靖间,挟诗卷游京师,与李攀龙、王世贞等结诗社,为“后七子”之一,倡导为诗摹拟盛唐,主张“选李杜十四家之最者,熟读之以夺神气,歌咏之以求声调,玩味之以裒精华。”后为李攀龙排斥,削名“七子”之外,客游诸藩王间,以布衣终其身。其诗以律句绝句见长,功力深厚,句响字稳,谢榛诗文,著有《四溟集》共24卷,一说10卷,《四溟诗话》(亦题《诗家直说》)共4卷。山东临清人。十六岁时作乐府商调,流传颇广,后折节读书,刻意为歌诗,以声律有闻于时。嘉靖间,挟诗卷游京师,与李攀龙、王世贞等结诗社,为“后七子”之一,倡导为诗摹拟盛唐,主张“选李杜十四家之最者,熟读之以夺神气,歌咏之以求声调,玩味之以裒精华。”后为李攀龙排斥,削名“七子”之外,客游诸藩王间,以布衣终其身。其诗以律句绝句见长,功力深厚,句响字稳,著有《四溟集》、《四溟诗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