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景
山水
赞美
抒怀
地方名胜
秋冬季节
赏景抒情
怀古情感
情感表达

译文

锦绣的山峰似乎在挥手迎接飞翼,但那无边的元气却无法揽入怀中。
雨季结束,我身在南方,但心中仍思念着北方边庭的和平。
在北极的瞻望下,我们筑起了高台,那奇妙的景象让游客流连忘返。
泉水从山涧迸出,微妙地流转,拂过水面,翻腾升空,展现出新的景象。
夜晚的星空低垂,仿佛离地面很近,而沧海之波直下,隐藏着蛟龙和蜃气。
海日浮光,众岛分明,湖面远方的景色延伸至三吴之地。
吴越两地通过一叶扁舟相连通,流觞胜事如同永和年间的聚会一样。
罚酒不必拘泥于金谷之数,写诗则能振奋玉堂之风。
风景触动人的情感,与忧乐息息相关;稻田的种植和收割是我居家生活的计划。
在万壑中寻找仙境,夜晚梦见九嶷山的苍梧帝。
帝王的恩泽仍然惠及子孙,梅花在岁末仍保持着纯洁的心。
积雪凝寒的天气不再登高远眺,叫来童子煮茶,不要打开门。

赏析

此诗由明代诗人谢榛所作,名为《严阁下敏卿筑锦峰台赋寄》。诗中描绘了严阁下敏卿所筑之锦峰台的壮丽景象与深邃意境。首句“锦峰挥手接飞翼”,以生动的笔触描绘出锦峰台的雄伟壮观,仿佛是挥动着手掌接住了飞翔的翅膀,形象地展现了其高耸入云的气势。接下来,“元气无涯揽不得”一句,表达了对自然之气的敬畏之情,暗示锦峰台虽高大却难以触及其顶点,引人遐想。“霖雨收功身自南,边庭纳款念仍北”两句,运用对比手法,一方面描绘了雨水过后,万物复苏的景象;另一方面则表达了对边疆和平的渴望与期盼。接着,“北极瞻依为筑台,奇观倚槛客迟回”两句,进一步描绘了锦峰台的地理位置与独特景观,以及访客在此流连忘返的情景。“迸泉落涧微茫转,拂水翻空开辟来”描绘了泉水从山涧奔腾而下的动态美,以及水面上的光影交错,仿佛开辟出一片新天地。紧接着,“晚来星垂霄汉近,沧波直下伏蛟蜃”两句,通过晚霞与星辰的映照,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与神秘,同时也暗示了锦峰台的深远与广阔。“海日浮光众岛分,湖天远色三吴尽”描绘了海日初升,光芒四射,岛屿在阳光下清晰可见的景象,以及湖面与天空的广阔无垠,将读者带入了一幅宏大的自然画卷之中。“吴越相连一棹通,流觞胜事永和同”则通过引用历史典故,表达了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向往。“罚酒宁拘金谷数,题诗能振玉堂风”两句,既体现了文人雅士的饮酒赋诗之乐,又暗含了对高尚情操与文采飞扬的赞美。“风景触人忧乐系,稻田稼穑端居计”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与农耕生活的深刻感悟,以及对人们生活状态的关注。最后,“万壑时寻丹洞仙,九嶷夜梦苍梧帝”描绘了诗人对仙人洞府与古代帝王梦境的想象,展现了对超凡脱俗境界的追求。“帝泽犹沾到子孙,梅花岁晚素心存”表达了对君王恩泽惠及后代的感慨,以及对梅花在寒冬中依然保持纯洁之心的赞美。“积雪凝寒罢登眺,呼童煮茗莫开门”则以日常生活场景结束全诗,展现了诗人闲适自在的生活态度。整首诗通过对锦峰台及其周边自然景观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叹,对历史文化的追忆,以及对生活哲理的思考。语言流畅,意境深远,充分体现了明代文人的审美情趣与人文关怀。

谢榛

1219首
谢榛(1495~1575)明代布衣诗人。字茂秦,号四溟山人、脱屣山人,山东临清人。十六岁时作乐府商调,流传颇广,后折节读书,刻意为歌诗,以声律有闻于时。嘉靖间,挟诗卷游京师,与李攀龙、王世贞等结诗社,为“后七子”之一,倡导为诗摹拟盛唐,主张“选李杜十四家之最者,熟读之以夺神气,歌咏之以求声调,玩味之以裒精华。”后为李攀龙排斥,削名“七子”之外,客游诸藩王间,以布衣终其身。其诗以律句绝句见长,功力深厚,句响字稳,谢榛诗文,著有《四溟集》共24卷,一说10卷,《四溟诗话》(亦题《诗家直说》)共4卷。山东临清人。十六岁时作乐府商调,流传颇广,后折节读书,刻意为歌诗,以声律有闻于时。嘉靖间,挟诗卷游京师,与李攀龙、王世贞等结诗社,为“后七子”之一,倡导为诗摹拟盛唐,主张“选李杜十四家之最者,熟读之以夺神气,歌咏之以求声调,玩味之以裒精华。”后为李攀龙排斥,削名“七子”之外,客游诸藩王间,以布衣终其身。其诗以律句绝句见长,功力深厚,句响字稳,著有《四溟集》、《四溟诗话》

猜您喜欢

庸山诗为张庸庵赋
清·曹禾
安石揪枰陆羽茶,辋川山色镜湖花。尊前风月应无价,日草新诗付酒家。
望孤石诗
南北朝·鲍照
江南多暖谷,杂树茂寒峰。朱华抱白雪,阳条熙朔风。蚌节流绮藻,辉石乱烟虹。泄云去无极,驰波往不穷。啸歌清漏毕,徘徊朝景终。浮生会当几,欢酌每盈衷。
游张公祠(其一)
宋·李曾伯
坤灵阑迹汉何时,木石深山圣得知。大块凿开真境秘,太虚蕴出众峰奇。攀萝揽秀俯可即,秉烛穷幽远莫窥。盍遣神龙谨封护,勿容俗子亦游嬉。
仁寿山
明·麦孟阳
端城四面皆青峰,嶙峋巀嵲撑苍空。神符铜鼓各献怪,顶湖羊峡相争雄。看看谁为此山渺,人为胜夺天机巧。庐阜潜移五老峰,瀛洲分过蓬莱岛。奇形异态最堪怜,直如卓剑锋芒然。轩昂耸拔如.....
寄酬前人上巳日鉴湖即事三首(其三)
宋·赵抃
蓬莱高与卧龙俱,位望兼隆似合符。弦管夜声传井邑,楼台春影蘸江湖。休功即报期年政,直节曾行万里胡。真是玉皇得案吏,坐看归去赞萝图。
过沛
明·梁楠
朔风吹枯桑,游子入沛乡。鸣驺已前导,驿吏候道旁。凭轼缅兹土,能令心慨慷。聿怀赤帝子,傥荡出芒砀。际会屠狗辈,逐鹿嬴秦亡。归来召父老,置酒乐未央。侧想歌大风,至今犹飞扬。
题鸿山邹校理溪山小隐
明·谢晋
旧叶梁溪上,青山带草堂。地形殊锦里,风景似潇湘。竹树疏还密,蘋芜绿更香。几家遥隔浦,一径别归庄。鹤伴寻诗杖,鸥随载酒航。林霏浮墅色,帘影动波光。苔厚封琴荐,花轻点笔床。樵.....
暑霁遥岑诗应制
明·吴伯宗
暑雨初收山色青,淡烟轻护晓光明。岩前倒泻千寻瀑,石上高垂百尺藤。海宇会同瞻化日,菁莪乐育丽文星。雍雍又听鸣鸾凤,正值箫韶奏九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