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
王
台
越
王
台
上
客
登
临
,
范
蠡
湖
头
草
正
新
。
敌
国
荒
凉
吴
鹿
豕
,
故
宫
行
在
宋
君
臣
。
杖
藜
远
塞
风
烟
暮
,
花
木
深
城
雨
露
春
。
往
事
不
须
悲
落
日
,
高
歌
独
立
恐
伤
神
。
怀古
写景
咏物
抒情
佳节
落花
赞美
边塞
冬日景象
独立之歌
赏析
此诗《越王台》由明代诗人法聚所作,描绘了越王台的景象与历史沧桑之感。首联“越王台上客登临,范蠡湖头草正新”,开篇即以越王台和范蠡湖为背景,点明地点,同时通过“登临”与“草正新”营造出一种清新而又略带怀旧的氛围。颔联“敌国荒凉吴鹿豕,故宫行在宋君臣”,转而描绘历史的变迁,将吴国的荒凉与宋朝君臣的行在对比,暗含对历史兴衰的感慨。颈联“杖藜远塞风烟暮,花木深城雨露春”,通过“杖藜”、“远塞”、“风烟暮”、“花木深城”等意象,展现了诗人漫步于古城中的景象,既有自然之美,也蕴含着时间流逝的意味。尾联“往事不须悲落日,高歌独立恐伤神”,诗人面对历史的变迁,选择以乐观的态度面对,即使面对“落日”,也不必悲伤,而是选择“高歌独立”,展现了一种超脱的情感境界。整首诗通过对越王台及周边景物的描绘,以及对历史的回顾与反思,表达了诗人对过往的怀念与对未来的展望,情感深沉而不失豁达。
猜您喜欢
杂曲歌辞·古朗月行
唐·李白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白云端。仙人垂两足,桂树作团团。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羿昔落九乌,天人清且安。阴精此沦惑,去去不足观。忧.....
西江月·题谈月色画梅
清·杨玉衔
根自罗浮移植,居然绿萼仙踪。纤纤十指透香风。颠倒师雄一梦。画石未须十日,消寒恰值初冬。三分春色满琼钟。亏得月明自种。
卜算子·自京口还钱塘道中寄述古太守
宋·苏轼
蜀客到江南,长忆吴山好。吴蜀风流自古同,归去应须早。还与去年人,共藉西湖草。莫惜尊前仔细看,应是容颜老。
题晚翠堂
明·史谨
高堂迢递万松间,郁郁虬枝绕画阑。要与林泉留胜概,不随蒲柳共凋残。云归自锁巢间鹤,竹近常闻月下鸾。尽日涛声来树杪,无边诗思入毫端。花飘金粉香犹湿,叶堕苍髯露未乾。扫径每迟佳.....
题王元章画梅花
元·熊梦祥
水影晴光为写神,当时已是失天真。一从残角吹新曲,几向寒溪觅故人。缟袂归来犹有月,佩环飞去更无尘。莫言醉魄空离落,信把和羹属大臣。
次韵同年诸公环碧叙同年会(其一)
宋·陈造
天瓢挹注拱仙官,更阅诗仙锦绣端。离合不忘车笠誓,留传当并画图看。玄谭想有蛟龙听,得醉仍均客主欢。俛仰谪仙三百载,从知乐事继今难。
念奴娇·题梦西词即效其体
清·周星誉
垂虹背上,把君词一唱,万枫都笑。七十二峰眉底绿,掷得全湖杯小。天上瑶声,人间牙板,听此都暗了。老龙水底,捉来为谱长调。何事脱却缁袍,菰芦醉卧,人共江山老。闲煞斫鲸屠鳄手,.....
杂兴(其四)
宋末元初·方一夔
霜风猎猎响林坳,独有寒梅渐作包。倒影水涵窥沼树,浅痕月印上窗梢。绿衣低挂酒初熟,乌帽斜攲门屡敲。花得初阳人得复,俱从颜子结穷交。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