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

写景
山水
情感
自然现象
岩栖
风景赞美
寺庙游览
心情表达
春天景物

译文

“端居滞文翰,久与赏心阕。”可译为:居于一地滞留未动,已经好久没有感受到心之所向的境地了。
“出沐乘休豫,寻幽展欢悦。”可译为:趁着闲暇出游,去寻找幽静的地方以展现自己的欢愉。
“涉涧俯潺湲,攀峦面巀嵲。”可译为:走过溪涧,俯瞰流水潺潺,攀登山峦,面对着山势险峻。
“邈哉神皋奥,居然灵境别。”可译为:这神秘的地方多么深邃,它像是一个特别的灵异境地。
“夷峻疏深池,塞坎构崇棁。”可译为:平坦的山地和陡峭的山峰之间疏散着深深的池水,堵塞的沟壑构建起高大的木架。
“浴室荡阳泉,冰井荫阴穴。”可译为:沐浴的地方,清澈的泉水从阳台涌出;还有冷冽的井水在阴暗的洞穴中流淌。
“跻险惕暝昡,逃迥欣超轶。”可译为:攀爬到险峻之处时警惕着黑夜的来临,逃离尘世的喧嚣后感到超脱的喜悦。
“密林嬉猿狝,远峰在虹霓。”可译为:在密林中嬉戏,欣赏猿猴的捕猎;远处的山峰被彩虹所笼罩。
“宵看朝旭升,昼见昏星列。”可译为:夜晚看朝阳升起,白天看到昏暗的星星排列。
“蔀丰光乍熹,崖悬曜先晢。”句中有些字词难解其意,暂无法准确翻译。
“景会万象昭,迹暌百虑绝。”可译为:美景与万物交相辉映,展现出无穷的生机;远离尘世后百思皆绝。
“岩栖庶可希,从兹谢尘辙。”可译为:隐居于岩洞的生活可能令人向往,从此我将远离尘世的纷扰。

赏析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唐顺之所作的《游西山碧云寺作得悦字》,描绘了作者在西山碧云寺游玩时的心境和所见景色。诗中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滞留期间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内心的愉悦。诗人沐浴后出游,漫步山水之间,涉过溪流,攀登峻岭,感受到神妙而宁静的自然环境,仿佛进入了一个灵异的世界。他欣赏着池塘的深浅,惊叹于建筑的巧妙,沐浴在温泉和冰井的清凉中,体验到冒险的乐趣和超脱尘世的快感。在茂密的森林中,猿猴嬉戏,远处山峰如彩虹般绚丽。无论是夜晚的旭日东升,还是白天的星河璀璨,都让人心生欢喜。诗人在此处找到了与万物共融的景象,决定从此远离尘嚣,追求隐逸的生活。整首诗充满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语言优美,意境深远。

唐顺之

590首
一字义修。汉族。明代儒学大师、军事家、散文家,抗倭英雄。正德二年十月初五出生在常州(武进)城内青果巷易书堂官宦之家。嘉靖八年(1529)会试第一,官翰林编修,后调兵部主事。当时倭寇屡犯沿海,以兵部郎中督师浙江,曾亲率兵船于崇明破倭寇于海上。升右佥都御史,巡抚凤阳,1560年四月丙申(初一)日(4月25日)至通州(今南通)去世。崇祯时追谥襄文。学者称"荆川先生"

猜您喜欢

苦寒行
魏晋·曹操
北上太行山,艰哉何巍巍!羊肠坂诘屈,车轮为之摧。树木何萧瑟,北风声正悲。熊罴对我蹲,虎豹夹路啼。溪谷少人民,雪落何霏霏!延颈长叹息,远行多所怀。我心何怫郁,思欲一东归。水.....
乾道抚琴有作
宋·杨简
萧萧指下生秋风,渐渐幽响飕寒空。月明夜气清入骨,何处仙佩摇丁东。野鹤惊起舞,流水噎复鸣。一唱三叹意未已,幽幽话出太古情。龙吟虎啸遽神怪,千山万壑风雨晦。海涛震荡林木响,乱.....
石庐
元·陈樵
风磴盘空冷逼人,林居穴处古遗民。砂飞满地犹如燕,草绿知天不爱春。河汉带星临石上,广寒无月庇花身。只愁急雨随风度,结屋半间留白云。
早行舟中有作
明·李杰
荒鸡一再号,东方渐生白。众星尚骈罗,天宇黯以黑。晨光正蒙昧,莫辨河山色。舟行趁潮长,宁费牵挽力。芦汀雁惊起,鸣声何呖呖。轻飙拂涯树,凉露时一滴。前村灯火明,茅屋疏林隔。篷.....
途中杂诗
清·黎兆勋
百丈插水岩,壁上迸飞瀑。我舟行瀑下,琤琤鸣碎玉。槎丫大滩来,篙师气先肃。扁舟刷风雨,眩眼雷电速。抛梭出浮澜,冰雹乱追逐。回头一顾间,已下前山麓。谁为性命忧,山气清两目。
登流河驿奎光阁
清·李銮宣
三层画阁郁崔嵬,薄暮登临醉眼开。燕蓟云山趋海尽,沧溟风雨挟潮来。了无宦兴红尘倦,剩有余生白发催。独立苍茫赠感慨,背人鸥鹭莫相猜。
五月三日登阁东望青溪白莲粲然如雪倚久之为赋
明·贝琼
地清无暑即蓬莱,高阁披襟亦快哉。楚树日沉风北起,钟山云合雨东来。枇杷子熟三时过,菡萏花高一色开。今夜夜凉无限思,吹箫人在凤皇台。
治平丙午仲冬中浣游释迦寺登环翠阁
宋·章岘
吏局区区得暇难,倚崖高阁暂登攀。群峰半出重林外,小艇横浮一水间。霜叶信风随鸟逝,晚云沉石伴僧闲。夕阳欲下犹回恋,更鼓清琴数弄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