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
离别 送别
友情
思乡
抒情感
自然景象
具体分析如下:

译文

已经甘愿自己停留在乡间小路上,但现在暂时追随着旗子走动,想要转变想法。
才疏学浅的人最应该被明理的君主所抛弃,而身陷贫困的我却独自感受到故友的关怀。
青苔掩住了小路,没有人来拜访我;芳草怀抱着我的思念,却不敢轻易言说。
我知道你为了王室的事务正忙碌不堪,因此不会记得让我这个灌园的人。

赏析

这首诗是明代文学家唐顺之所作,《家居赠别陈佥事约之》。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以及对自己生活状态的感慨。首联“已甘踪迹滞丘樊,暂逐行麾思欲翻。”描绘了诗人甘愿留在简陋的居所,虽偶随官府出行,内心却渴望回归宁静的生活。这里运用了“丘樊”这一意象,象征着远离尘嚣的隐逸生活,表达了诗人对自由与宁静的向往。颔联“才薄最宜明主弃,身贫独感故交存。”则揭示了诗人对自己的才能和生活状况的自省。他深知自己才能平庸,不被明君赏识,但正是这种境遇使他更加珍视友情,感受到老朋友在困境中的陪伴与支持。颈联“苍苔掩径谁相过,芳草怀人未敢言。”进一步展现了诗人的孤独与思念之情。苍苔覆盖的小路,无人问津,只有心中怀念的人,却不敢轻易表达出来,形象地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寂寞与深情。尾联“知君王事方鞅掌,不记于陵长灌园。”点明了友人繁忙的政务,暗示了诗人对友人忙碌生活的理解与关怀。同时,以“不记于陵长灌园”暗喻友人即使再忙,也不会忘记像诗人这样曾经的朋友,体现了深厚的友情。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实,通过对比、象征等手法,深刻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对生活的思考以及对理想状态的向往。

唐顺之

590首
一字义修。汉族。明代儒学大师、军事家、散文家,抗倭英雄。正德二年十月初五出生在常州(武进)城内青果巷易书堂官宦之家。嘉靖八年(1529)会试第一,官翰林编修,后调兵部主事。当时倭寇屡犯沿海,以兵部郎中督师浙江,曾亲率兵船于崇明破倭寇于海上。升右佥都御史,巡抚凤阳,1560年四月丙申(初一)日(4月25日)至通州(今南通)去世。崇祯时追谥襄文。学者称"荆川先生"

猜您喜欢

送陶仲钧还长乐
明·陈登
文园多病叹相如,栗里何人问索居。长乐稻田馀旧业,毗陵瓜地复新锄。看花况是春风后,归棹偏逢夜月初。何事都门又成别,临岐无语独踌躇。
寄杨克一
宋·张耒
吾甥颇似魏家舒,新罢推囚却著书。顾我独倾陶令酒,思君同鲙季鹰鲈。荒凉云物秋将老,寂寞山城谁与娱。倏忽风光行老矣,踌躇不去欲何如。
寄怀丁三叔疋吴二彦复(其一)
清·王鸿兟
令威落魄走京师,次尾伤时老贵池。恋恋故人寒至此,茫茫天道古如斯。尊前赋鵩才华减,桥上闻鹃世变知。燕市淞壖一明月,相逢何日慰调饥。
雨中遣兴二首(其二)
明·唐之淳
已晴还雨半阴天,石榻纱厨不碍眠。新水白翻风里浪,好山青染夜来烟。心同渴骥奔鲸海,身学浮萍拂钓船。故国老亲思望切,数行音信若为传。
赠丁仪诗
魏晋·曹植
初秋凉气发,庭树微销落。凝霜依玉除,清风飘飞阁。朝云不归山,霖雨成川泽。黍稷委畴陇,农夫安所穫。在贵多忘贱,为恩谁能博。狐白足禦冬,焉念无衣客。思慕延陵子,宝剑非所惜。子.....
刘子履见怀小桥竹篱屡入梦寐因寄
宋·李洪
寂寞荒郊野水滨,竹篱茅舍旧比邻。谁知绣斧文章伯,尚念渔蓑潦倒人。采菊佩萸思共赏,落霞孤鹜兴尤新。关中小试酂侯绩,却掌丝纶侍帝宸。
别云上人
清末近现代初·苏曼殊
范滂有母终须养,张俭飘零岂是归?万里征尘愁入梦,天南分手泪沾衣。
浪淘沙
清末近现代初·袁克文
中酒又今宵。愁梦如潮。十年兄弟各迢遥。独是相逢沈醉里,鬓已萧萧。怕与说明朝。门外征桡,塞天风雨正嚣嚣。回首江南何处去?吴市吹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