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
得
秋
夜
长
送
方
叔
高
二
首
(
其
一
)
秋
夜
长
,
长
如
岁
。
长
如
岁
,
尚
可
夜
。
凉
薄
人
,
不
能
寐
。
群
雁
各
南
翔
,
一
凫
尚
北
飞
。
团
团
素
明
月
,
流
光
照
我
衣
。
当
歌
正
激
烈
,
慷
慨
送
将
归
。
丈
夫
成
名
微
亦
足
,
焉
能
终
夜
悲
刺
促
。
秋夜写景
送别抒情
怀古励志
译文
秋夜漫长,如同过了一年那么长。虽然长得像一年,但还可以称之为夜晚。身心感到凉薄的人,却无法入睡。
一群大雁各自向南飞翔,唯独一只野鸭还向北飞。
天空中圆圆的明月,她的光辉照耀在我的衣服上。
应当唱起歌来,情绪激昂,慷慨地为他们送行。
男子汉即使成就微小也值得自豪,怎么能整夜悲叹急促的生活呢?
赏析
这首元代诗人傅若金的《赋得秋夜长送方叔高二首(其一)》,以秋夜为背景,描绘了深沉而略带忧郁的情感氛围。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首先,“秋夜长,长如岁。长如岁,尚可夜。”开篇即以“秋夜”为引子,通过“长”与“岁”的比喻,强调了夜晚的漫长与时间的流逝感,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显孤寂的氛围。接着,“凉薄人,不能寐。”一句点明了诗人的内心状态,暗示了他因某种原因难以入眠,可能是因为思念、忧虑或是对未来的不确定感。“群雁各南翔,一凫尚北飞。”这一联通过雁阵的南迁与单只水鸭的北行,象征着人生的离合与变迁,表达了对友人分别的感慨,同时也隐含了对个人命运的反思。“团团素明月,流光照我衣。”月亮的明亮与流动的光芒,不仅照亮了诗人的衣物,也照亮了他的心绪,象征着希望与指引。“当歌正激烈,慷慨送将归。”在歌声的激昂中,诗人以慷慨之情送别友人,体现了深厚的友情与对离别的不舍。最后,“丈夫成名微亦足,焉能终夜悲刺促。”诗人以豪迈的态度,表达了对人生价值的思考——即使未能大成,也能自足,不应因小失大而终日悲伤。这不仅是对友人的鼓励,也是对自己及所有人的勉励。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友情的珍视,也有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邃的思想内涵。
傅若金
300首
一字汝砺。少贫,学徒编席,受业范椁之门,游食百家,发愤读书,刻苦自学。后以布衣至京师,数日之间,词章传诵。虞集、揭傒斯称赏,以异才荐于朝廷。元顺帝三年(1335),奉命以参佐出使安南(今越南),当时情况复杂,若金应付自如,任务完成出色。安南馆宾以姬,若金却之去,并赋诗以言节操。欧阳玄赞其“以能诗名中国,以能使名远夷”。归后任广州路学教授,年四十而卒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