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
王
阁
佩
玉
鸣
銮
渺
列
仙
,
空
留
高
阁
敞
江
天
。
地
当
水
驿
千
樯
集
,
名
借
词
人
一
序
传
。
宾
主
逢
迎
真
盛
事
,
风
云
作
合
亦
前
缘
。
我
来
不
尽
登
临
兴
,
依
旧
湖
山
起
暮
烟
。
写景
地点
怀古
抒情
秋天
佳节
登临之情
空阔之意
江天景色
译文
玉佩声声銮铃响,列位仙真渺茫难寻见,唯留高大的楼阁空旷地矗立,开放在江天之间。
此地原是水路驿站,千帆汇聚之地;又因有词人留下的一篇序传,名声大振。
宾客与主人相遇,乃是盛大的事情;风起云涌,相互合作也是前世的缘分。
我来此虽未能尽享登临的兴致,但湖光山色依旧,傍晚的烟雾袅袅升起。
赏析
这首清代诗人高学濂的《滕王阁》描绘了一幅滕王阁的壮丽景象和其历史地位。首句“佩玉鸣銮渺列仙”以仙人般的华美意象,暗示滕王阁的非凡气派,如同仙境般吸引人。次句“空留高阁敞江天”则强调了阁楼的高耸和视野开阔,江天一色,尽收眼底。“地当水驿千樯集”进一步描绘了滕王阁地理位置的重要性,作为水路交通的枢纽,船只如织,繁忙非凡。而“名借词人一序传”则点出滕王阁因文人墨客的赞美和序文流传而声名远播,增添了文化韵味。“宾主逢迎真盛事,风云作合亦前缘”表达了对滕王阁与各方人士聚会的赞美,认为这是难得的盛事,也是缘分使然。最后一句“我来不尽登临兴,依旧湖山起暮烟”以个人的游历感受结尾,表达了诗人对滕王阁美景的流连忘返,以及湖光山色在傍晚时分的宁静之美。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滕王阁的历史底蕴、人文气息和自然景观,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猜您喜欢
念昔游三首(其二)
唐·杜牧
云门寺外逢猛雨,林黑山高雨脚长。曾奉郊宫为近侍,分明㩳㩳羽林枪。
赠友人(其三)
明末清初·屈大均
灼灼怀春鸟,衔花吴江浔。玄豹久不食,蔚然文采深。风云荡天路,邂逅抒忧心。凭君青玉案,中夜张瑶琴。明月照南浦,晨风巢北林。河精为天汉,小星易浮沉。妙道贵忘言,达人无哀音。持.....
除夕作
明·严嵩
杯湛灯明深客堂,促阴浮迹笑尘忙。病来渐觉形容老,静后浑于岁月忘。星斗逼檐知夜永,垄畦融雪丨年康。朝衣细整听钟漏,正想氤氲汉殿香。
钓滩
唐·李白
磨尽石岭墨,浔阳钓赤鱼。霭峰尖似笔,堪画不堪书。
登报国寺阁(其一)
明·严嵩
毗庐阁望尽京华,楼阁参差云雾遮。雨雪高城催岁暮,音书故国渺天涯。
冬到金华山观因得故拾遗陈公学堂遗迹
唐·杜甫
涪右众山内,金华紫崔嵬。上有蔚蓝天,垂光抱琼台。系舟接绝壁,杖策穷萦回。四顾俯层巅,澹然川谷开。雪岭日色死,霜鸿有馀哀。焚香玉女跪,雾里仙人来。陈公读书堂,石柱仄青苔。悲.....
卜算子·自京口还钱塘道中寄述古太守
宋·苏轼
蜀客到江南,长忆吴山好。吴蜀风流自古同,归去应须早。还与去年人,共藉西湖草。莫惜尊前仔细看,应是容颜老。
题晚翠堂
明·史谨
高堂迢递万松间,郁郁虬枝绕画阑。要与林泉留胜概,不随蒲柳共凋残。云归自锁巢间鹤,竹近常闻月下鸾。尽日涛声来树杪,无边诗思入毫端。花飘金粉香犹湿,叶堕苍髯露未乾。扫径每迟佳.....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