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
言
白
话
诗
(
其
十
三
)
秋
长
夜
甚
明
,
长
夜
照
众
生
。
死
者
归
长
路
,
生
者
暂
时
行
。
夜
眠
由
鬼
界
,
天
晓
即
营
生
。
两
两
相
劫
夺
,
分
毫
努
眼
净
。
贤
愚
不
相
识
,
壤
壤
信
缘
行
。
秋景
哲理
悼亡
写夜
人生感悟
译文
秋夜虽然漫长但光明如常,长夜的光芒照耀着世间万物。
死者走向了长远的归途,而生者则暂时在这世间行走。
人们夜晚在鬼界睡眠,而当白天破晓,就开始忙碌地谋生。
有人互相争夺,但分毫不差地公平交易,眼睛里没有一丝杂念。
贤能的人和愚笨的人可能并不相识,但他们都会遵循缘分而行事。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对生命与死亡、黑夜与白昼、鬼界与人间、贤者与愚者的深刻思考。诗人以“秋长夜甚明”开篇,将夜晚的明亮与长久对比,暗示生命的短暂与光明的未知。接着,“长夜照众生”,表明这明亮的夜晚如同生命之光,照亮了所有存在。“死者归长路,生者暂时行。”这两句通过生死的对比,表达了生命的有限性与不可逆转性。死者走向永恒的长路,而生者则在时间的长河中短暂地行走。“夜眠由鬼界,天晓即营生。”描述了夜晚与白天的不同状态,夜晚属于鬼界,人们在梦中游离;而天亮后,人们便开始忙碌于生活之中。这里体现了生活的循环与自然规律。“两两相劫夺,分毫努眼净。”这句话可能意指人与人之间的竞争与争夺,每个人都在为自己的利益努力,即使是最微小的利益也不放过。“贤愚不相识,壤壤信缘行。”最后两句表达了对社会现象的观察,无论贤者还是愚者,在这个世界上都各自遵循着命运的安排,努力前行。这里的“壤壤”可能意味着匆忙或急切,强调了人们在追求生活目标时的普遍状态。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比和象征手法,探讨了生命的意义、生死的哲学、社会的现实以及个人的努力与命运的关系,展现了诗人对人生深刻的思考和感悟。
猜您喜欢
离骚
先秦·屈原
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
行路难
清·冯班
自许直如绳,看君白如雪。一朝更变不似先,雾里看花云里月。梦中不悟君心异,言笑依依尚相悦。五更欲曙百鸟啼,玄鬓生丝泪成血。念君旧恩君岂知,万物荣衰各有时。君不见黄蜂阶下收残.....
寿藏为顾静趣赋
明·史谨
预寻一穴近西州,松梓苍苍接素秋。举世有谁曾不死,此身于我复何忧。穿林每设生前祭,与客当从醉里游。多少学仙头白士,至今无处觅瀛洲。
闺词十二首(其十二)
明·张元凯
皓魄不常圆,一月圆一夕。明夕倏已亏,天道无停息。人事徒可怜。一亏不复圆。娟娟芙蓉花,弃置秋江边。
即事
清·爱新觉罗·弘历
崇邱倚杵玉绳低,开锦风前百鸟啼。山体静存云幻动,马头东向雾迷西。溶溶澹带晨蟾影,??幽寻野鹿蹊。讵为盘游恣从兽,诘戎深意此中稽。
垂钓
清·爱新觉罗·弘历
富春以钓隐,磻溪以钓显。亦各适其适,何繫竿与线。跂石临澄渚,秋水泠然善。垂丝致喁嘬,岂为烹鬵甗。隐显非我为,潜跃任彼转。渺瀰眄烟波,兴正复不浅。
张节妇(其一)
明末清初·屈大均
金垆爇沉水,一气绪双霞。死作经天月,生为向日花。兔丝虽已断,鸾镜庶无瑕。持此酬君子,床空莫怨嗟。
吴江三忠祠(其二)
明·唐顺之
墓槚几经秋,兴亡一镯楼。死应为厉鬼,生肯共金酋。吴越车书混,江淮战伐休。幸逢全盛世,此地弄扁舟。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