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
言
白
话
诗
(
其
五
)
家
中
渐
渐
贫
,
良
由
慵
懒
妇
。
长
头
爱
床
坐
,
饱
吃
没
娑
肚
。
频
年
勤
生
儿
,
不
肯
收
家
具
。
饮
酒
五
夫
敌
,
不
解
缝
衫
裤
。
事
当
好
衣
裳
,
得
便
走
出
去
。
不
要
男
为
伴
,
心
里
恒
攀
慕
。
东
家
能
涅
舌
,
西
家
好
合
斗
。
两
家
既
不
合
,
角
眼
相
蛆
妒
。
别
觅
好
时
对
,
趁
却
莫
交
住
。
社会生活
民谣
译文
家中日渐贫困,原因是家中的懒惰妇女。
男人常年在床上躺着,整天吃吃喝喝,无所事事。
多年以来,她频繁地生下孩子,却不肯去收拾家务。
她的酒量极大,能敌过五个壮汉,却不懂得缝制衣物。
她总是喜欢穿着漂亮的衣服,一旦有了机会就出门闲逛。
她并不需要男人作为伴侣,但内心却总是羡慕他人。
在东边的那家人中,有一个会狡辩的妇女;而在西边,另一个却与她的丈夫非常亲近,且总是斗争不休。
这两家人关系不和,彼此之间像苍蝇一样相互嫉妒。
最好寻找一个好伴侣,避免与这样的人家交往。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家庭因女性成员的懒惰和不务正业而导致的贫困生活。诗中通过生动的语言,刻画了懒惰妇人的形象,她喜欢长时间躺在床上,无所事事,只知饱食终日,不思进取。尽管她频繁地生育子女,却不愿打理家务,甚至不懂得缝补衣物,只知饮酒享乐。诗中还提到了这位妇人对男性的好感与依赖,她不满足于现状,总是心怀攀慕之情,希望找到更好的伴侣。这种情感的不稳定和对物质享受的追求,进一步加剧了家庭的贫困状况。诗中还提到,她会去东家或西家寻求安慰,但又因两家不合而产生嫉妒,最终导致关系破裂。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白话的形式,反映了当时社会中某些家庭因女性成员的不当行为而导致的贫困和社会问题,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批判性。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