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
姿
西
抒情
亲情
母爱
友情
思乡
离别
记梦
读书
情感

译文

我怀有如渭水之阳般的思念,随即便派遣自己到南方边境。
在这风涛之中,或许会受到霜露的欺凌。
我的鬓发已经近于衰老,朝夕之间,又有谁能与我相依?
我从年轻时起,就已经因为失去父母而感到悲痛。
身边没有可以为我办理丧事和祭祀的亲人,只依靠舅父的照顾。
我孤苦无依,没有谁可以相比,更何况我还身负笨拙的资质。
过去的日子里,长辈的教诲声声在耳,让我学习读书和写诗。
但是我没有完成学业,而是四处游荡。
遇上这艰难的年岁,我的愿望都与现实相违背。
每当深省时,我都感到生活凄惨。
我有一个兄弟在远方,生死未卜,不知何时能相见。
岁月不断地流逝,我们每个人都在其中老去,究竟为何我们还要生活呢?
舅父的恩情如同辛劳一般深沉,他的形影总是让我感到悲痛。
何时才能实现我的荣名,以报答舅父的三春之晖?

赏析

这首诗是元代诗人李士瞻的作品,表达了他对外甥翟甥的深切关怀和期望。诗中,诗人抒发了自己对故乡渭阳之地的思念,以及在动荡时局中可能遭受的艰辛。他感叹自己的年龄渐长,鬓发已显衰老,身边亲人少且无倚靠,唯有舅氏给予支持。诗人回忆起年轻时失去双亲的痛苦,感叹自己没有近亲可以依靠,只能依赖舅氏的教诲,学习书诗。然而,未能坚持学业,他四处漂泊,生活艰难,许多愿望难以实现。他深感时光荏苒,兄弟天各一方,生死难料,心中充满哀伤。诗中流露出对舅氏无私付出的感激之情,承诺将来要取得荣耀,以回报舅氏如同春天阳光般的养育之恩。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素,展现了诗人对亲情的珍视和对未来的期待。

李士瞻

85首
徙汉阳。顺帝至正十一年进士。辟中书右司掾历吏、户二部侍郎。累拜枢密副使。条上二十事,帝嘉纳,迁参知政事。仕至翰林学士承旨,封楚国公。有《经济文集》

猜您喜欢

鹧鸪天(其七)送廓之秋试
宋·辛弃疾
白苎新袍入嫩凉,春蚕食叶响回廊。禹门已准桃花浪,月殿先收桂子香。鹏北海,凤朝阳。又携书剑路茫茫。明年此日青云去,却笑人间举子忙。
南乡子·时移守密州
宋·苏轼
东武望余杭,云海天涯两渺茫。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不用诉离觞,痛饮从来别有肠。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堕泪羊公却姓杨。
短歌行
南北朝·张率
君子有酒,小人鼓缶。乃布长筵,式宴亲友。盛壮不留,容华易朽。如彼槁叶,有似过牖。往日莫淹,来期无久。秋风悴林,寒蝉鸣柳。悲自别深,欢田会厚。岂云不乐,与子同寿。我酒既盈,.....
奉赠李八丈判官
唐·杜甫
我丈时英特,宗枝神尧后。珊瑚市则无,騄骥人得有。早年见标格,秀气冲星斗。事业富清机,官曹正独守。顷来树嘉政,皆已传众口。艰难体贵安,冗长吾敢取。区区犹历试,炯炯更持久。讨.....
怀刘京叔
元·曹之谦
奕世金兰契,于今只有君。英才殊落落,馀子漫纷纷。一别几春草,相思空暮云。何时展良觌,把酒共论文。
卜算子·自京口还钱塘道中寄述古太守
宋·苏轼
蜀客到江南,长忆吴山好。吴蜀风流自古同,归去应须早。还与去年人,共藉西湖草。莫惜尊前仔细看,应是容颜老。
安公子(其二)
宋·柳永
梦觉清宵半。悄然屈指听银箭。惟有床前残泪烛,啼红相伴。暗惹起、云愁雨恨情何限。从卧来、展转千馀遍。任数重鸳被,怎向孤眠不暖。堪恨还堪叹。当初不合轻分散。及至厌厌独自个,却.....
冬日同何似公伍国开有开暨仁伯弟定国安国侄驼山寻梅赋
明·李孙宸
昔曾京国看梅树,盘里疏条映雪清。一枝两枝移近案,四筵宾客酒同倾。尔时作客空相忆,梦魂几越驼山侧。驿使迢遥书寄稀,罗浮月冷无消息。自从休沐返林邱,赏心还逐旧同游。同游多住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