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
越
吟
金
庭
飞
雪
惜
残
梅
,
吴
越
看
山
憺
忘
回
。
茂
苑
寒
鸦
欢
古
堞
,
姑
苏
游
鹿
上
高
台
。
神
归
日
母
胥
涛
降
,
客
探
龙
门
禹
穴
开
。
一
笑
雄
图
付
流
水
,
抱
琴
东
渐
即
蓬
莱
。
写景
地点
冬景
写水
咏物(梅
鹿)
怀古
抒情
哲理
隐居
蓬莱
译文
译文:金庭的雪景中,梅花已经残败,我感到十分惋惜。在吴越之地欣赏山景时,我沉醉其中,流连忘返。
译文:在茂密的园林中,寒鸦欢快地鸣叫着,它们似乎在欣赏着古老的城墙。在姑苏,有游鹿登上高台。
译文:神灵归去,太阳之母的波涛从海面降落。有客人探寻龙门,发现禹的洞穴已经打开。
译文:我笑着将宏大的计划交付给流水,带着琴向东走,逐渐接近那如同蓬莱仙境一般的地方。
赏析
这首《吴越吟》由明代末年至清代初期的诗人邝露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吴越地区的自然风光与历史遗迹,展现了诗人对这片土地深厚的情感和对历史的深刻思考。首句“金庭飞雪惜残梅”,以冬日的雪花与残梅为切入点,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哀愁的氛围,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珍惜之情。接着,“吴越看山憺忘回”一句,将视线转向吴越的群山,仿佛连绵的山脉让诗人流连忘返,忘却了时间的流逝,体现了对山水之美的沉浸与陶醉。“茂苑寒鸦欢古堞,姑苏游鹿上高台”两句,进一步描绘了吴越地区的历史遗迹与自然景观。茂苑中寒鸦的欢鸣与古城墙的古老气息交织在一起,姑苏的游鹿则在高台上自由漫步,这些生动的画面不仅展现了自然与历史的和谐共存,也暗示了人与自然、过去与现在的对话。“神归日母胥涛降,客探龙门禹穴开”两句,将视角转向更为宏大的历史事件与神话传说。日母的回归、胥涛的降下以及龙门的开启,不仅象征着自然界的奇迹,也是对古代英雄人物如大禹的敬仰与纪念,体现了诗人对历史文化的深刻感悟。最后,“一笑雄图付流水,抱琴东渐即蓬莱”两句,以一种超脱的姿态收尾。诗人将宏伟的雄图比作流水,既表达了对过往辉煌的淡然态度,又暗示了对未来的向往与追求。抱琴东渐即蓬莱,则是借用仙界的意象,表达了诗人渴望超越现实、追求精神自由的愿望。整体而言,《吴越吟》不仅是一首描绘自然风光与历史遗迹的诗歌,更蕴含了诗人对人生、历史与自然之间关系的深刻思考,以及对理想境界的向往与追求。
猜您喜欢
冬到金华山观因得故拾遗陈公学堂遗迹
唐·杜甫
涪右众山内,金华紫崔嵬。上有蔚蓝天,垂光抱琼台。系舟接绝壁,杖策穷萦回。四顾俯层巅,澹然川谷开。雪岭日色死,霜鸿有馀哀。焚香玉女跪,雾里仙人来。陈公读书堂,石柱仄青苔。悲.....
南亭晓坐因以示璩
唐·权德舆
隐几日无事,风交松桂枝。园庐含晓霁,草木发华姿。迹似南山隐,官从小宰移。万殊同野马,方寸即灵龟。弱质常多病,流年近始衰。图书传授处,家有一男儿。
感皇恩·丐祠居射村作
宋·胡舜陟
乞得梦中身,归栖云水。始觉精神自家底。峭帆轻棹,时与白鸥游戏。畏途都不管,风波起。光景如梭,人生浮脆。百岁何妨尽沈醉。卧龙多事,谩说三分奇计。算来争似我,长昏睡。
谒夫子庙
清·顾炎武
道统三王大,功超二帝优。斯文垂彖系,吾志在春秋。车服先公制,威仪弟子修。宅闻丝竹响,壁有简编留。俎豆传千叶,章逢被九州。独全兵火代,不藉庙堂谋。老桧当庭发,清洙绕墓流。一.....
过金绳庵
明·梁宪
唤艇连烟渡,沿香到藕塘。隔桥花隐寺,傍水竹为墙。地僻人家远,天空鸟道长。何时戎马息,时过共徜徉。
城南行
宋·刘攽
八月江湖秋水高,大堤夜坼声嘈嘈。前村农家失几户,近郭扁舟屯百艘。蛟龙蜿蜒水禽白,渡头老翁须雇直。城南百姓多为鱼,买鱼欲烹辄悽恻。
苦水题壁
清·李銮宣
黄泥垩屋粪围墙,来自伊吾古战场。客子装车先载水,旅人投店似分房。□更漏静风鸣镝,马角春寒夜陨霜。坐久莫争牢落感,浮生何处不他乡。
十月十七日大风约客登虎渡亭观浪人言今日下水风不可往也戏作此篇
宋·周紫芝
长江水自光摇空,阳侯欲与风争雄。涛头不受水犀弩,鲸波欲卷冯夷宫。径须便入虎溪口,净洗平吞云梦胸。人言上水得风浪,下水得风终少功。平生万事尽难偶,政要东风渠不东。江边一叹良.....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