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节日
春景
怀乡思人
抒情
写梅花的
写雨的
写细雨的

译文

在天涯的可怜人儿,每年春天在花前都感到寒冷。
细雨绵绵,薄雾氤氲,草堂中传来了微弱的香气。
中了酒的心情,试灯的天气,冷气更加刺骨难忍。
让疏帘散开,四面的阑干无法挡住梅花的影子。
醉酒之中倚肩低语询问。问那春风为何匆匆催动花信到来。
十分忧愁,三分成为梦境,七分成为病痛。
燕子剪下娇嫩的黄色花朵,苔藓上的痕迹仿佛充满了怨恨的绿色,这些都存在于小路旁,带给人无名的馨香。
掩盖了窗外的六扇纱帘,银色的鹦鹉因事呼唤而发出了叫声,唤醒那些令人愁闷的思乡之人。

赏析

这首词描绘了一幅凄美的画面,以人日(农历正月初七)为背景,主人公身处天涯,心中充满孤寂与思念。"年年春梦花前冷"表达了诗人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现实中春景虽美却无人共赏的落寞。"丝丝细雨,愔愔薄雾,草堂芳讯"营造出一种朦胧而凄清的氛围,暗示着诗人内心的愁绪。"中酒心情,试灯天气,峭寒偏忍",借酒浇愁,灯光微弱,寒气侵人,更显其心境之苦。"倩疏帘放了,阑干四面,遮不住梅花影",透过窗帘缝隙,梅花的影子映入眼帘,更添几分孤寂和无奈。"醉里凭肩悄问",在醉意中向东风询问,为何突然带来春天的信息,这既是询问自然,也是自我追问。"十分僝僽,三分成梦,七分成病",表达了诗人因思念而身心疲惫,几乎病态。"燕剪娇黄,苔纹恨碧,个侬香径",燕子穿梭,绿苔生恨,描绘出一条寂静的花径,寄托了诗人对远方爱人的深深思念。最后,"掩窗纱六扇,银鹦多事,唤愁人醒",闭窗静听银鹦鹉的叫声,更显得孤独无依,愁绪难眠。整体来看,程颂万的这首《小楼连苑·人日》以细腻的笔触,通过描绘人日时节的景色和个人心境,展现了清末近现代初词人独特的哀婉情感。

猜您喜欢

双头莲·岭南元夜
明末清初·梁清标
海外繁华,看绛烛围红,星毬初放。蛮靴锦障。月影里忘却,乡愁孤况。暗想京国灯宵,阻云山千障。春一样。紫陌香尘,有无钿车来往。凭仗午夜笙箫,把军烽静偃,消除兵象。江湖晚涨。烧.....
上巳日登城用杭大宗先生世骏诗韵
清·龚禔身
登高豁尘烦,睇眄江山美。况当上除辰,曲水盛罗绮。清风度女姮,禊事掌春史。迢迢上重闉,趿我蹋青履。参天峙林峦,扑地错闾里。顾此濠堑壑,遂事崇墉倚。荒堞望纡回,襟带互百雉。云.....
丙辰年鄜州遇寒食城外醉吟五首(其二)
唐·韦庄
雕阴寒食足游人,金凤罗衣湿麝薰。肠断入城芳草路,淡红香白一群群。
东都酺宴四首(其三)
唐·张说
晓月调金阙,朝暾对玉盘。争驰群鸟散,斗伎百花团。遇圣人知幸,承恩物自欢。洛桥将举烛,醉舞拂归鞍。
夜合花
宋·高观国
斑驳云开,濛松雨过,海棠花外寒轻。湖山翠暖,东风正要新晴。又唤醒,旧游情。记年时、今日清明。隔花阴浅,香随笑语,特地逢迎。人生好景难并。依旧秋千巷陌,花月蓬瀛。春衫抖擞,.....
风流子·南徐春暮程昆崙别驾招饮南郊外园亭同方尔止孙豹人谈长益邹程村何雍南程千一赋
清·陈维崧
来时寒食近,且近耳、讵料竟残春。正仆本多愁,何妨作达,官如不醉,遮莫伤神。见此际、酒旗斜唤客,榆叶弱萦人。燕子风前,是何言语,柳条烟里,别样腰身。名园行乐处,追欢笑,何限.....
出郭(其一)
宋·陈造
江县居人寒食下,少在县中多在野。哭声不似笑声长,丽服新妆尽游者。长郊芳草接天绿,我亦行行策罢马。盍簪命醉岂不怀,卑官出入元无假。偶来却胜特来好,触处春光可图画。几日阴寒风.....
清明日游白云山(其二)
清·丘逢甲
披云来访郑安期,卓锡兼寻景泰师。名士无聊托仙佛,神州有泪混华夷。濛濛海色闻边角,莽莽春愁上酒旗。斜日下山谋一醉,红棉开遍越王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