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
西
怀古
抒情
写景
友情
边塞
战争
怀才不遇
历史人物
春景
感慨
秋天
情深意长

译文

自从在蜀州度过人日节,没想到我的清雅诗篇长久失落。
今早翻开书卷,突然看见,泪水不禁涌出,仿佛昨日的情景又重现。
哎,英勇的志士常充满激情,他们的高尚名声震撼着广袤的天空。
感叹我凄凉地寻求朋友的篇章,感慨时局忧郁,想要辅佐君主实现大计。
锦城的春光虽美,但侍臣们已不在,只剩寂寥。
潇湘之地临近鳄鱼和巨鼋,鄠杜的秋天失去了雄鹰翱翔的景象。
东西南北无人可诉,我白发苍苍,只能乘舟病困。
遥望北方星辰,忧虑盗贼横行,渴望倾尽东海之水洗涤世间。
边塞西蕃动荡不安,士大夫南渡流离失所。
弹奏瑟音至今仍为帝子悲鸣,何处能寻得权贵之门。
曹植的文章波澜壮阔,刘安的养生之道受人尊敬。
长笛声中谁能排解我愁绪,昭州的诗词如同招魂曲。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作品,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怀念和对时事的感慨。诗中“自蒙蜀州人日作,不意清诗久零落”两句,表现了诗人在蜀地与朋友日夜相聚吟咏诗词,但却不料这些美好的时光已经逐渐消逝。接着,“今晨散帙眼忽开,迸泪幽吟事如昨”表达了诗人在清晨醒来,突然之间思念朋友的情感如潮水般涌上心头,仿佛一切都发生在昨日。诗人的情感是如此真挚,而现实却是友人远去,留下的是无尽的怀念。“呜呼壮士多慷慨,合沓高名动寥廓”两句,通过对历史上壮士和高官们的赞美,表达了诗人对于英雄事迹的仰望和对时代变迁的无奈。这些伟大人物虽已成过去,但他们的名字和功绩依然激励着人们。“叹我悽悽求友篇,感时郁郁匡君略”则是诗人对于自己寻找朋友、记录友情的愿望,以及对时代的不满和无奈之情。这里的“匡君略”可能指的是希望通过文字来表达对友人的思念以及对时局的批判。在后面的内容中,诗人更多地表达了自己对于蜀地春光、瑶墀侍臣等现实与历史的感慨,以及对于边塞战乱和国家动荡的忧虑。最后,“鼓瑟至今悲帝子,曳裾何处觅王门”两句,则是通过古代帝子的故事来表达自己对往昔的追忆和寻找。整首诗充满了对朋友、历史和时代深深的感慨,以及个人对于现实无力感的悲凉。杜甫以其独特的视角,将个人的情感与广阔的历史时空交织在一起,展现了一幅波澜壮阔的诗意画卷。

杜甫

1462首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汉族,本襄阳人,后徙河南巩县。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杜甫创作了《春望》《北征》《三吏》《三别》等名作。乾元二年(759年)杜甫弃官入川,虽然躲避了战乱,生活相对安定,但仍然心系苍生,胸怀国事。虽然杜甫是个现实主义诗人,但他也有狂放不羁的一面,从其名作《饮中八仙歌》不难看出杜甫的豪气干云。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杜甫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但后来声名远播,对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杜甫共有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大多集于《杜工部集》。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草堂纪念

猜您喜欢

寄淮南幕中刘员外
唐·赵嘏
郎官何逊最风流,爱月怜山不下楼。三佐戎旃换朱绂,一辞兰省见清秋。桂生岩石本潇洒,鹤到烟空更自由。休向西斋久闲卧,满朝倾盖是依刘。
与诗友会宿
宋·寇准
此夕南轩宿,论诗万虑忘。苦吟秋信近,寂坐漏声长。室静灯光暗,桐疏露气凉。幽怀聊自遣,山色渐苍苍。
寄芸敏京师
清·陈书(伯初)
北雁不来秋雨稀,湖云衔日游人归。轩窗卧愁诗又瘦,稻粱晚熟螯难肥。去年花黄蝴蝶飞,登堂别君觞交挥。诗书制序石林至,丰采映壁如云翚。我今不乐辞庭闱,君复流连淹帝畿。僧房独榻亦.....
双头莲·岭南元夜
明末清初·梁清标
海外繁华,看绛烛围红,星毬初放。蛮靴锦障。月影里忘却,乡愁孤况。暗想京国灯宵,阻云山千障。春一样。紫陌香尘,有无钿车来往。凭仗午夜笙箫,把军烽静偃,消除兵象。江湖晚涨。烧.....
次韵姚比玉雪中之作
明·董纪
风雪虽严莫掩关,天开图画一时间。闾阎均作白银阙,培塿尽为群玉山。上将功成淮蔡下,故人兴尽剡溪还。屯边百万皆骁勇,伫听王师奏捷班。
夏夜与季平萧氏台听涛,追话旧事作
清·丘逢甲
大海惊涛似昔时,高台同听不胜悲。五年乡泪愁中制,半夜军声梦里驰。铁弩何时开越国?素车终古走灵胥。如闻鹿耳鲲身畔,毅魄三更哭义旗。
过金绳庵
明·梁宪
唤艇连烟渡,沿香到藕塘。隔桥花隐寺,傍水竹为墙。地僻人家远,天空鸟道长。何时戎马息,时过共徜徉。
答谢伯子先生
明末清初·张穆
世外目不至,思君时梦游。兹游岂复梦,绝矫横中流。乱世感飘泊,衰年重离忧。天涯偶重见,握手仍生愁。问君犹善饭,焚膏阅坟丘。搦管遂千字,豪心不能休。廿年辞柴桑,别业青林幽。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