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
堂
检
校
收
稻
二
首
(
其
二
)
稻
米
炊
能
白
,
秋
葵
煮
复
新
。
谁
云
滑
易
饱
,
老
藉
软
俱
匀
。
种
幸
房
州
熟
,
苗
同
伊
阙
春
。
无
劳
映
渠
碗
,
自
有
色
如
银
。
田园
写物
写景
赞颂
秋天
译文
翻译成白话文是:炊煮稻米能够使米饭变白,秋葵煮熟之后又有新口感。
翻译成白话文是:谁说只有光滑的食物才能让人容易饱腹呢?对于老年人来说,软和均匀的食物更为重要。
翻译成白话文是:在房州种植的作物有幸成熟了,其幼苗与伊阙春天的植物一样茁壮。
翻译成白话文是:无需担心碗的映衬,食物本身的颜色就如银一般亮丽。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农事和自然景象的诗歌,语言质朴而不失韵味。开篇两句“稻米炊能白,秋葵煮复新”生动地展现了农业劳作后的收获与满足,通过对比鲜明的色彩和状态,表现出农民对丰收的喜悦之情。接着,“谁云滑易饱,老藉软俱匀”这两句则是诗人对待食物态度的一种反思,表达了对简单生活、平凡食物的珍视和满足,同时也透露出一份淡泊名利的人生态度。下片“种幸房州熟,苗同伊阙春”继续描绘农事之美,通过对比不同的成熟与新生的景象,传达了季节更迭、生命循环的哲思,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于农业生产的关心和期待。最后,“无劳映渠碗,自有色如银”则是对自然赋予农产品天然之美的一种赞叹。这里不仅描绘了物象,更蕴含了一种超脱世俗的审美情怀和精神追求。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农事景象的细腻刻画,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劳动和生活的深切感悟以及他那种朴实无华却又蕴含哲理的情感态度。
杜甫
1462首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汉族,本襄阳人,后徙河南巩县。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杜甫创作了《春望》《北征》《三吏》《三别》等名作。乾元二年(759年)杜甫弃官入川,虽然躲避了战乱,生活相对安定,但仍然心系苍生,胸怀国事。虽然杜甫是个现实主义诗人,但他也有狂放不羁的一面,从其名作《饮中八仙歌》不难看出杜甫的豪气干云。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杜甫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但后来声名远播,对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杜甫共有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大多集于《杜工部集》。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草堂纪念
猜您喜欢
赠友人(其三)
明末清初·屈大均
灼灼怀春鸟,衔花吴江浔。玄豹久不食,蔚然文采深。风云荡天路,邂逅抒忧心。凭君青玉案,中夜张瑶琴。明月照南浦,晨风巢北林。河精为天汉,小星易浮沉。妙道贵忘言,达人无哀音。持.....
上清宝鼎诗二首(其一)
唐·李白
朝披梦泽云,笠钓青茫茫。寻丝得双鲤,中有三元章。篆字若丹蛇,逸势如飞翔。归来问天老,奥义不可量。金刀割青素,灵文烂煌煌。咽服十二环,奄见仙人房。暮跨紫鳞去,海气侵肌凉。龙.....
江神子/江城子(其二)和人韵
宋·辛弃疾
梨花著雨晚来晴。月胧明。泪纵横。绣阁香浓,深锁凤箫声。未必人知春意思,还独自,绕花行。酒兵昨夜压愁城。太狂生。转关情。写尽胸中,磈磊未全平。却与平章珠玉价,看醉里,锦囊倾.....
寄余德甫
明·欧大任
十载弹冠答圣朝,短衣今自傍渔樵。诗名不借青云大,交态谁疑白眼骄。病免风尘犹澒洞,居閒宾客未萧条。匡山只隔南禺路,醉把梅花上铁桥。
敕勒歌
南北朝·无名氏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送欧阳会稽之任
唐·王昌龄
怀禄贵心赏,东流山水长。官移会稽郡,地迩上虞乡。缓带屏纷杂,渔舟临讼堂。逶迤回溪趣,猿啸飞鸟行。万室霁朝雨,千峰迎夕阳。辉辉远洲映,暧暧澄湖光。白发有高士,青春期上皇。应.....
次韵酬裕斋
明·黄衷
数椽虚拟少城堂,半落寰中半落乡。桑树鸡声邻北垞,苇林渔唱过西场。乾坤漠漠冥心早,今古滔滔寄恨长。采菊东篱堪小约,总随蜂蝶一时忙。
悼亡五首(其四)
清·缪徵甲
秋风??赋归来,片刻愁颜强自开。检点征衣亲薄浣,料量冬学苦频催。离方五日缘偏断,闰到重阳梦不回。最惨弥留前半夕,寒衾欲寄手还裁。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