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
写景
春天
动物
抒情
读书
惜时

译文

高耸的城墙旁,长着十寻粗的竹子与高大的梧桐树,院门对着水渠的流水声,常常显得阴凉幽静。
白天里,落花飘荡,游丝飘飞,显得格外宁静;鸣叫的斑鸠和孵蛋的燕子,预示着春意正浓。
我这个迂腐的儒生年老无能,错失了做官的机会,不能有所作为,所以迟疑不决地违背了自己的初心。
身居高位却无所作为,无法为国家补救过失,我深感愧疚。我许下的诺言与双倍的黄金相比,显得如此微不足道。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幽深静谧的自然景象和诗人内心的孤寂感受。"掖垣竹埤梧十寻,洞门对霤常阴阴"中的“掖垣”指的是树木茂密如同围墙,“十寻”形容竹林之高,"洞门"可能是指室内或某种隐蔽的空间,而"霤"指细雨,这几句勾勒出一个既幽深又阴湿的环境氛围。接下来的"落花游丝白日静,鸣鸠乳燕青春深"则描绘了花瓣轻飘、鸟鸣婉转和燕子筑巢的情景。这里的“落花”、“游丝”等字眼营造出一种春意盎然而又不失静谧的画面。然而,诗人在这宁静美好的自然背景下,却流露出对自己处境的感慨和自我批评。“腐儒衰晚谬通籍,退食迟回违寸心”中的“腐儒”暗示诗人对于自己或同类知识分子的失望,“衰晚”则表明时光流逝,个人力量日薄。"退食迟回"可能是说诗人的生活拮据,或是比喻其才能未被重用。"违寸心"则更深层次地表达了诗人内心的不满与挣扎。最后一句“衮职曾无一字补,许身愧比双南金”中,“衮职”指的是官职或职务,“曾无一字补”可能是说诗人的贡献微薄,未能在其职位上有所作为。而"许身愧比双南金"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的才能与成就感到羞愧,无法与他人(“双南金”)相提并论。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和个人内心世界的挣扎,展现了一种复杂的情感状态,是诗人在特定历史时期内心独白的一次表达。

杜甫

1462首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汉族,本襄阳人,后徙河南巩县。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杜甫创作了《春望》《北征》《三吏》《三别》等名作。乾元二年(759年)杜甫弃官入川,虽然躲避了战乱,生活相对安定,但仍然心系苍生,胸怀国事。虽然杜甫是个现实主义诗人,但他也有狂放不羁的一面,从其名作《饮中八仙歌》不难看出杜甫的豪气干云。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杜甫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但后来声名远播,对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杜甫共有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大多集于《杜工部集》。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草堂纪念

猜您喜欢

夜赋
宋·陆游
八十衰翁久挂冠,今年无酒敌春寒。乱云入户雨方急,断雁叫群灯未残。蠹简幸存随意读,蜗庐虽小著身宽。支离自笑心犹壮,忧国忧家虑万端。
鹧鸪天(其七)送廓之秋试
宋·辛弃疾
白苎新袍入嫩凉,春蚕食叶响回廊。禹门已准桃花浪,月殿先收桂子香。鹏北海,凤朝阳。又携书剑路茫茫。明年此日青云去,却笑人间举子忙。
赋得古原草送别
唐·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小池
宋·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山居即事
明·刘宗周
病躯三月裌衣寒,高卧袁安带雪看。春到落花风细细,晓披仙药露漫漫。穷探幽胜凭藜杖,自数行藏付鹖冠。吾道只今输陋巷,息肩应指白云端。
南阳春日十首(其一)
宋·陈舜俞
城头古木未知春,官柳柔条日日新。门巷旋开沽酒市,郊原便有踏青人。风烟乍入禽初好,网罟犹多雉肯驯。拟为芳时对樽斝,愧无心事乐天均。
奉赠李八丈判官
唐·杜甫
我丈时英特,宗枝神尧后。珊瑚市则无,騄骥人得有。早年见标格,秀气冲星斗。事业富清机,官曹正独守。顷来树嘉政,皆已传众口。艰难体贵安,冗长吾敢取。区区犹历试,炯炯更持久。讨.....
江神子/江城子(其二)和人韵
宋·辛弃疾
梨花著雨晚来晴。月胧明。泪纵横。绣阁香浓,深锁凤箫声。未必人知春意思,还独自,绕花行。酒兵昨夜压愁城。太狂生。转关情。写尽胸中,磈磊未全平。却与平章珠玉价,看醉里,锦囊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