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
城
东
遇
孟
云
卿
复
归
刘
颢
宅
宿
宴
饮
散
因
为
醉
歌
疾
风
吹
尘
暗
河
县
,
行
子
隔
手
不
相
见
。
湖
城
城
南
一
开
眼
,
驻
马
偶
识
云
卿
面
。
向
非
刘
颢
为
地
主
,
懒
回
鞭
辔
成
高
宴
。
刘
侯
叹
我
携
客
来
,
置
酒
张
灯
促
华
馔
。
且
将
款
曲
终
今
夕
,
休
语
艰
难
尚
酣
战
。
照
室
红
炉
促
曙
光
,
萦
窗
素
月
垂
文
练
。
天
开
地
裂
长
安
陌
,
寒
尽
春
生
洛
阳
殿
。
岂
知
驱
车
复
同
轨
,
可
惜
刻
漏
随
更
箭
。
人
生
会
合
不
可
常
,
庭
树
鸡
鸣
泪
如
线
。
写景
抒情
友情
宴饮
怀古
地点
季节
春天
情感
人生哲理
译文
疾风吹得尘土飞扬,遮暗了河县,行路的人们彼此隔着手都看不清面容。
来到湖城城南,突然间一开眼界,驻马停歇时偶然间认识了云卿的面。
假如不是刘颢做地方长官,我可能就懒得扬鞭赶路而举行盛大的宴会了。
刘侯感叹我和客人远道而来,于是设酒摆灯,准备丰盛的饭菜招待我们。
且让我们喝完这杯酒以度过今夜,不要再谈人生的艰难而沉醉于斗争中。
屋内红炉映照,驱散黑暗迎来曙光;窗外明月高悬,似文人所描绘的文练(古代丝织品名)。
长安城外,天地仿佛裂开一样辽阔;洛阳宫殿里,寒冬已过春日重生。
哪里知道我们如今又走上了同一条道路,可惜时间如流水般逝去,随着刻漏(古代计时器)和更箭(古代夜间报时用的漏刻上的标帜)的移动而不断前行。
人生的相聚是如此不易和短暂,就如同庭院里的树在鸡鸣声中哭泣,泪水如丝线般流下。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作品,描绘了诗人在湖城东遇到孟云卿后,一起回到刘颢家中饮宴的情景。诗中的意象丰富,语言生动,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相聚的珍惜和生活乐趣的追求。首句“疾风吹尘暗河县,行子隔手不相见”通过强烈的风和尘土描绘了一种天气恶劣、人们难以会面的场景,为后文的相逢增添了几分意外和喜悦。“湖城城南一开眼,驻马偶识云卿面”则表现了诗人在湖城城南偶遇孟云卿的情形,通过“驻马”和“偶识”两个动作,传递了一种不期而遇的喜悦。“向非刘颢为地主,懒回鞭辔成高宴”中的“向非”表明诗人对刘颢宅邸的熟悉,而“懒回鞭辔成高宴”则写出了刘颢设宴款待宾朋的盛况。接下来的“刘侯叹我携客来,置酒张灯促华馔”显示了刘颢对诗人及其朋友的热情招待,以及宴席上的丰盛和欢乐气氛。“且将款曲终今夕,休语艰难尚酣战”则是诗人希望这欢聚时光能持续到夜晚,不愿意提及那些让人感到烦恼和困扰的事情,而是想在酒宴中尽情享受。“照室红炉促曙光,萦窗素月垂文练”描绘了室内的温暖与外面月色交辉的情景,通过对比强调了室内外的不同氛围。“天开地裂长安陌,寒尽春生洛阳殿”则是诗人对自然界变化的一种写照,也反映出诗人对时光流转和季节更迭的感慨。最后,“岂知驱车复同轨, 可惜刻漏随更箭。人生会合不可常,庭树鸡鸣泪如线”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聚散无常的感悟,以及对珍贵时光的珍视之情。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和宴席生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深厚的人文关怀。
杜甫
1462首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汉族,本襄阳人,后徙河南巩县。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杜甫创作了《春望》《北征》《三吏》《三别》等名作。乾元二年(759年)杜甫弃官入川,虽然躲避了战乱,生活相对安定,但仍然心系苍生,胸怀国事。虽然杜甫是个现实主义诗人,但他也有狂放不羁的一面,从其名作《饮中八仙歌》不难看出杜甫的豪气干云。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杜甫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但后来声名远播,对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杜甫共有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大多集于《杜工部集》。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草堂纪念
猜您喜欢
奉赠李八丈判官
唐·杜甫
我丈时英特,宗枝神尧后。珊瑚市则无,騄骥人得有。早年见标格,秀气冲星斗。事业富清机,官曹正独守。顷来树嘉政,皆已传众口。艰难体贵安,冗长吾敢取。区区犹历试,炯炯更持久。讨.....
登报国寺阁(其一)
明·严嵩
毗庐阁望尽京华,楼阁参差云雾遮。雨雪高城催岁暮,音书故国渺天涯。
朱菊山汪眉山会宿萧寺
宋·刘黻
共游溪上寺,因得话诗缘。客鬓添新雪,梅花似去年。疏钟含暮雨,古木带寒烟。后会知难定,分题废夕眠。
送欧阳会稽之任
唐·王昌龄
怀禄贵心赏,东流山水长。官移会稽郡,地迩上虞乡。缓带屏纷杂,渔舟临讼堂。逶迤回溪趣,猿啸飞鸟行。万室霁朝雨,千峰迎夕阳。辉辉远洲映,暧暧澄湖光。白发有高士,青春期上皇。应.....
蝶恋花(其一)
宋·程垓
日下船篷人未起。一个燕儿,说尽伤春意。江上残花能有几。风催雨促成容易。湖海客心千万里。著力东风,推得人行未。相次桃花三月水。菱歌谁伴西湖醉。
冬到金华山观因得故拾遗陈公学堂遗迹
唐·杜甫
涪右众山内,金华紫崔嵬。上有蔚蓝天,垂光抱琼台。系舟接绝壁,杖策穷萦回。四顾俯层巅,澹然川谷开。雪岭日色死,霜鸿有馀哀。焚香玉女跪,雾里仙人来。陈公读书堂,石柱仄青苔。悲.....
满朝欢
宋·柳永
花隔铜壶,露晞金掌,都门十二清晓。帝里风光烂漫,偏爱春杪。烟轻昼永,引莺啭上林,鱼游灵沼。巷陌乍晴,香尘染惹,垂杨芳草。因念秦楼彩凤,楚观朝云,往昔曾迷歌笑。别来岁久,偶.....
卜算子·自京口还钱塘道中寄述古太守
宋·苏轼
蜀客到江南,长忆吴山好。吴蜀风流自古同,归去应须早。还与去年人,共藉西湖草。莫惜尊前仔细看,应是容颜老。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