骊
山
骊
山
绝
望
幸
,
花
萼
罢
登
临
。
地
下
无
朝
烛
,
人
间
有
赐
金
。
鼎
湖
龙
去
远
,
银
海
雁
飞
深
。
万
岁
蓬
莱
日
,
长
悬
旧
羽
林
。
地点
怀古
情感
思乡
写山
赞美
宫怨
译文
译文:骊山远望不再有皇帝的巡幸,花萼楼也停止了人们的登临。
译文:地下没有朝廷的蜡烛照明,但人间却有皇帝赐予的黄金。
译文:鼎湖边的龙已经离去得很远,银海之中大雁飞入深处。
译文:万岁山上的蓬莱仙境般的日子里,旧日的羽林军(指皇家禁卫军)的旗帜仍然高悬。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寄情于自然的意境。开篇“骊山绝望幸,花萼罢登临”表达了诗人攀登高峰,远离尘世,对自然景观的喜悦与向往。在“地下无朝烛,人间有赐金”中,“朝烛”比喻时间的流逝,而“赐金”则象征着自然恩赐的宝贵财富。诗人通过这种对比强调了自然界的永恒与人类世界的短暂。接着“鼎湖龙去远,银海雁飞深”中,“鼎湖龙”可能隐喻着神秘而又遥不可及的事物,而“银海雁飞深”则描绘了一幅壮阔的天际景象,展现了诗人胸襟和视野的广大。最后两句“万岁蓬莱日,长悬旧羽林”,其中“蓬莱”是传说中的仙岛,代表着理想之地,“万岁”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永恒向往;而“旧羽林”则可能暗指诗人过去的作品或记忆,悬挂其上意味着珍视与保留。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对精神家园的追求,展现了诗人对于超脱凡尘、永恒之美的深刻向往。
杜甫
1462首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汉族,本襄阳人,后徙河南巩县。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杜甫创作了《春望》《北征》《三吏》《三别》等名作。乾元二年(759年)杜甫弃官入川,虽然躲避了战乱,生活相对安定,但仍然心系苍生,胸怀国事。虽然杜甫是个现实主义诗人,但他也有狂放不羁的一面,从其名作《饮中八仙歌》不难看出杜甫的豪气干云。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杜甫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但后来声名远播,对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杜甫共有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大多集于《杜工部集》。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草堂纪念
猜您喜欢
寄元遗山
元·曹之谦
诗到夔州老更工,只今人仰少陵翁。自怜奕世通家旧,不得论文一笑同。草绿平原愁落日,雁飞寒水怨秋风。黄金鑛里相思泪,几堕凭高北望中。
八月十五夜月二首(其二)
唐·杜甫
稍下巫山峡,犹衔白帝城。气沈全浦暗,轮仄半楼明。刁斗皆催晓,蟾蜍且自倾。张弓倚残魄,不独汉家营。
南乡子·时移守密州
宋·苏轼
东武望余杭,云海天涯两渺茫。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不用诉离觞,痛饮从来别有肠。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堕泪羊公却姓杨。
奉赠李八丈判官
唐·杜甫
我丈时英特,宗枝神尧后。珊瑚市则无,騄骥人得有。早年见标格,秀气冲星斗。事业富清机,官曹正独守。顷来树嘉政,皆已传众口。艰难体贵安,冗长吾敢取。区区犹历试,炯炯更持久。讨.....
东堂晨起有感
宋·陆游
不解飞车越九州,青鞋处处为山留。百年未尽且作梦,三日闲行聊散愁。世上几经华表柱,尊前好在黑貂裘。龙泉幸是无人斸,暮露光芒上斗牛。
西江月·题谈月色画梅
清·杨玉衔
根自罗浮移植,居然绿萼仙踪。纤纤十指透香风。颠倒师雄一梦。画石未须十日,消寒恰值初冬。三分春色满琼钟。亏得月明自种。
登报国寺阁(其一)
明·严嵩
毗庐阁望尽京华,楼阁参差云雾遮。雨雪高城催岁暮,音书故国渺天涯。
朱菊山汪眉山会宿萧寺
宋·刘黻
共游溪上寺,因得话诗缘。客鬓添新雪,梅花似去年。疏钟含暮雨,古木带寒烟。后会知难定,分题废夕眠。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