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
使
抒情
怀古
友情
写景
赠别
节气
赞美
写水
地方
施州
秋节

译文

朝廷的器物裴施州展现,从未有过这样的风采流露。
巨大的金钟大镛立于东厢,如冰壶玉衡映照着清凉的秋天。
自从遇见你,我常感身体不适,三年离家,宽解了边关的忧虑。
尧帝有四位贤臣明白大道理,汉代高官确实能分担国事。
多次寄信到白盐北地,寒冬中你赠我青羔皮衣温暖我心。
霜雪反射的光芒避开你的锦袖,箱中的龙蛇图案银钩盘旋。
身着紫色官服的使者归来复命,向故人深深致谢你的善政。
年事已高,不再担忧子孙,更庆幸能与才华横溢的你相交。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作品,名为《寄裴施州》。从诗中可以感受到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廊庙之具裴施州,宿昔一逢无此流。金钟大镛在东序,冰壶玉衡悬清秋。"开篇四句描绘了一种庄严而宁静的场景,其中“廊庙之具”指的是官署或寺庙中的器物,而“裴施州”则是诗人寄寓之地。“宿昔一逢无此流”表达了诗人对这次偶遇的珍视和不易忘怀。接着,“金钟大镛在东序,冰壶玉衡悬清秋”则是对这种宁静环境的具体描写,其中“金钟大镛”象征着庄重与肃穆,而“冰壶玉衡悬清秋”则是对季节和气氛的生动刻画。"自从相遇感多病,三岁为客宽边愁。尧有四岳明至理,汉二千石真分忧。"这两句诗人表达了自与裴施州相遇后,内心深处的感触和忧虑。其中“三岁为客宽边愁”显示出诗人长期漂泊他乡,心怀边塞之忧。"几度寄书白盐北,苦寒赠我青羔裘。"这两句诗人提到了与远方的朋友之间书信往来,以及在严寒中收到对方送来的温暖衣物,这些都是友情的具体体现。"霜雪回光避锦袖,龙蛇动箧蟠银钩。紫衣使者辞复命,再拜故人谢佳政。"这几句描绘了一种寒冷而神秘的氛围,其中“霜雪回光避锦袖”和“龙蛇动箧蟠银钩”都是对奇异景象的描述。而“紫衣使者辞复命,再拜故人谢佳政”则表达了诗人对于朋友之事,无论远近都表示敬意。"将老已失子孙忧,后来况接才华盛。"最后两句是诗人对自己晚年的感慨和对友情的珍视。在这里,“将老已失子孙忧”表达了诗人对身边亲人的思念,而“后来况接才华盛”则是对于友谊的赞美,认为即便到了晚年,这份友情依旧如旭日东升般光芒四射。整首诗通过对环境、感受和友情的深刻描绘,展现了杜甫深厚的情感和高超的艺术造诣。

杜甫

1462首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汉族,本襄阳人,后徙河南巩县。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杜甫创作了《春望》《北征》《三吏》《三别》等名作。乾元二年(759年)杜甫弃官入川,虽然躲避了战乱,生活相对安定,但仍然心系苍生,胸怀国事。虽然杜甫是个现实主义诗人,但他也有狂放不羁的一面,从其名作《饮中八仙歌》不难看出杜甫的豪气干云。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杜甫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但后来声名远播,对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杜甫共有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大多集于《杜工部集》。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草堂纪念

猜您喜欢

将进酒
唐·李白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尊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
奉赠李八丈判官
唐·杜甫
我丈时英特,宗枝神尧后。珊瑚市则无,騄骥人得有。早年见标格,秀气冲星斗。事业富清机,官曹正独守。顷来树嘉政,皆已传众口。艰难体贵安,冗长吾敢取。区区犹历试,炯炯更持久。讨.....
次韵郑盱眙见寄并简其甥刘君
宋·陆游
衣上空嗟京洛尘,故交半作白头新。众中初得见吾子,东观已疑无若人。仗马极知非久斥,沙鸥要是孰能驯。两章英妙同时到,赵壹囊中却未贫。
卜算子·自京口还钱塘道中寄述古太守
宋·苏轼
蜀客到江南,长忆吴山好。吴蜀风流自古同,归去应须早。还与去年人,共藉西湖草。莫惜尊前仔细看,应是容颜老。
中秋
清·吴山
最爱寒光好处圆,今宵何事转凄然。两宫昔日繁华地,百代清秋水月天。凫雁不关离黍恨,湖山宁受后人怜。聊乘一叶中流放,风露依稀咽管弦。
赠相士蜀张二诗(其一)
宋·陈造
博古亦多艺,相形仍论心。司南辅名教,左契指升沈。好语空千纸,行囊未一簪。乡关剑阁外,雁足谩归音。
次韵同年诸公环碧叙同年会(其一)
宋·陈造
天瓢挹注拱仙官,更阅诗仙锦绣端。离合不忘车笠誓,留传当并画图看。玄谭想有蛟龙听,得醉仍均客主欢。俛仰谪仙三百载,从知乐事继今难。
念奴娇·题梦西词即效其体
清·周星誉
垂虹背上,把君词一唱,万枫都笑。七十二峰眉底绿,掷得全湖杯小。天上瑶声,人间牙板,听此都暗了。老龙水底,捉来为谱长调。何事脱却缁袍,菰芦醉卧,人共江山老。闲煞斫鲸屠鳄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