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
雨
叹
三
首
(
其
三
)
长
安
布
衣
谁
比
数
,
反
锁
衡
门
守
环
堵
。
老
夫
不
出
长
蓬
蒿
,
稚
子
无
忧
走
风
雨
。
雨
声
飕
飕
催
早
寒
,
胡
雁
翅
湿
高
飞
难
。
秋
来
未
曾
见
白
日
,
泥
污
后
土
何
时
乾
。
写景
秋景
抒情
咏物
寒露
城市
译文
长安城里的布衣百姓,谁家比得上我家少?我将屋门从外面插上锁好,独自住在狭窄的小屋。
我年老不出来(或者说无心名利,懒于和世俗交往),就只会在家中的高门旁滋生着茂密的野草,小孩不用去在意阴晴雨雪,可以自由自在地玩耍。
雨声急促地催促着早寒的到来,胡地的雁因为翅膀湿透而难以高飞。
秋天来了,天空里看不到太阳的影子,大地上的泥土湿泞不堪,什么时候才能变干呢?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深秋连绵细雨的诗,反映了诗人在长安城中的艰难生活和内心的忧虑。开篇"长安布衣谁比数"一句,以问号引出对比,表达了长安城中贫困之人的众多,同时也隐含着诗人自己的困境。"反锁衡门守环堵"则是写出了诗人闭门不出的状态,以及他对外界的隔绝。接着两句"老夫不出长蓬蒿,稚子无忧走风雨"展示了两个极端的情景,一个是年迈的父亲躲避在家中,而幼小的孩子却无忧无虑地在风雨中奔跑。通过这样的对比,诗人表达出了生活中的不易和时代的艰辛。下面两句"雨声飕飕催早寒,胡雁翅湿高飞难"则是对秋天连绵细雨的描写,雨水带来了更早的寒意,而外来的胡雁因翅膀湿润而难以高飞,这些都是对困境的形象化表达。最后两句"秋来未曾见白日,泥污后土何时乾"则是对连绵秋雨下,天色昏暗未见晴朗之日,以及因雨水造成的泥泞道路何时能够干涸的感慨。这不仅写出了自然景象,也反映了诗人内心对于光明与希望的渴望。整首诗通过对长安城中秋雨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的生活困顿和对美好未来的期待。
杜甫
1462首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汉族,本襄阳人,后徙河南巩县。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杜甫创作了《春望》《北征》《三吏》《三别》等名作。乾元二年(759年)杜甫弃官入川,虽然躲避了战乱,生活相对安定,但仍然心系苍生,胸怀国事。虽然杜甫是个现实主义诗人,但他也有狂放不羁的一面,从其名作《饮中八仙歌》不难看出杜甫的豪气干云。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杜甫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但后来声名远播,对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杜甫共有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大多集于《杜工部集》。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草堂纪念
猜您喜欢
赋得古原草送别
唐·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二郎神
宋·柳永
炎光谢。过暮雨、芳尘轻洒。乍露冷风清庭户,爽天如水,玉钩遥挂。应是星娥嗟久阻,叙旧约、飙轮欲驾。极目处、微云暗度,耿耿银河高泻。闲雅。须知此景,古今无价。运巧思、穿针楼上.....
南阳春日十首(其一)
宋·陈舜俞
城头古木未知春,官柳柔条日日新。门巷旋开沽酒市,郊原便有踏青人。风烟乍入禽初好,网罟犹多雉肯驯。拟为芳时对樽斝,愧无心事乐天均。
古橘谣
清·卓肇昌
蓬莱宫前合欢树,碧叶金衣凌霄坞。朝餐五色文彩霞,露浥金茎广寒府。六月珠颗红离离,樵者入山持雷斧。仙室窅然幽以深,小苑丛丛石洞古。洞门白犬笑人来,碧落峰前鸡鸣五。抱犊壁间列.....
杂曲歌辞(其一)清平调
唐·李白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赠友人(其三)
明末清初·屈大均
灼灼怀春鸟,衔花吴江浔。玄豹久不食,蔚然文采深。风云荡天路,邂逅抒忧心。凭君青玉案,中夜张瑶琴。明月照南浦,晨风巢北林。河精为天汉,小星易浮沉。妙道贵忘言,达人无哀音。持.....
登城二首(其二)
宋·张耒
绿野望不极,登临引兴长。凭高延泽国,搔首对风光。乍出莺贪柳,新归燕拣梁。欣欣物华好,吾亦引清觞。
杂曲歌辞·古朗月行
唐·李白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白云端。仙人垂两足,桂树作团团。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羿昔落九乌,天人清且安。阴精此沦惑,去去不足观。忧.....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