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
李
季
常
同
汪
公
干
过
予
新
居
锡
尔
楼
用
季
常
韵
首
夏
清
和
叶
舜
薰
,
梯
楼
还
得
共
论
文
。
沈
珠
浦
上
鹏
风
起
,
越
井
冈
前
雁
趐
分
。
三
径
逢
迎
多
散
客
,
一
时
交
谊
总
怜
君
。
笼
鹅
旧
帖
传
青
李
,
辟
蠹
残
编
拂
绿
芸
。
白
社
比
来
增
气
色
,
潢
池
今
喜
息
妖
氛
。
宾
筵
倒
屣
迎
王
粲
,
海
峤
题
书
似
陆
云
。
蒲
俎
自
应
殊
臭
味
,
荼
枪
还
欲
斗
奇
芬
。
巡
檐
淅
沥
诗
初
就
,
下
箸
稀
疏
酒
半
醺
。
行
旅
莫
深
流
落
感
,
竹
西
词
客
本
同
群
。
写景抒情
夏景
抒情
友情
赞美新居
宴饮
咏物
怀旧
读书
惜时
译文
初夏的天气清和宜人,叶舜薰与我一起在梯楼之上讨论文章。
沈珠浦上,鹏鸟乘风而起,越过井冈山前,雁群各自飞翔。
逢迎三径的散客很多,一时的交谊总是让人怜惜你。
笼中的鹅与旧帖传情,青李与绿芸之间,还有防蠹书用的芸草之香。
白社里现在增加了生气,潢池欢喜妖氛平息。
宾客们在筵席上纷纷倒屣迎接,如王粲一般的人才;书信如同海峤上飘来的,又似陆云所写。
蒲席与祭品自然有特殊的香味,茶杯中还要争奇斗艳。
巡檐时作诗初成,举箸时稀疏的酒已半醺。
不要为旅途过于感慨流落,竹西词客原本与我们同属一类人。
赏析
这首明代黎民表的诗《和李季常同汪公干过予新居锡尔楼用季常韵》描绘了初夏时节,诗人与友人李季常、汪公干一同游览新居锡尔楼的情景。首联以清和的夏日氛围和文人墨客的雅集为背景,体现了他们对学问的热爱和交流的惬意。颔联通过“沈珠浦”和“越井冈”的意象,寓言般地展现了他们志向高远,如同大鹏展翅、鸿雁分飞。颈联写诗人欢迎众多游历四方的宾客,特别赞赏李季常的友情,暗示他们的交往深厚。接下来的“笼鹅旧帖”、“辟蠹残编”等典故,表达了对传统文化的珍视和对知识的追求。诗人感叹新居的气象日新,社会安宁,暗喻时局的改善。尾联借用典故,如王粲的才华和陆云的书信,赞美朋友的才情,同时也表达了宴会上宾主尽欢的场景。诗人强调友情的醇厚和对文学的热爱,即使在饮酒作乐中,也未忘诗歌创作。最后,他劝告行旅中的朋友不必过于感慨人生,因为他们都是竹西词客,共享文人之趣。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优美,既展示了主人的热情好客,又体现了文人士大夫的风雅生活和对学问的执着追求。
猜您喜欢
羽可舍人书来,寄示新刻诗文集并惠春兰,赋谢
清·刘绎
春意入新诗,言念层山麓。忽得山中书,清芬溢简牍。开缄见故人,情意遥相属。别久话弥长,缕缕盈篇幅。裒然大集富,迩来见新续。连宵正披吟,鲁鱼时碍目。重承善本贻,字字朗珠玉。想.....
苏子瞻寄铁藤杖
宋·张方平
随书初见一枝藤,入手方知锻鍊精。远寄只缘怜我老,閒携常似共君行。静轩独倚身同瘦,小圃频游脚为轻。何日归舟上新洛,拄来河岸笑相迎。
静观堂闲咏六首(其四)
清·倪之煃
为笑风尘徒自忙,扃扉聊复拟羲皇。翻经好鸟来新韵,静坐花阴落小窗。半世耽闲缘病懒,一身长技岂能忘。年来万虑关心少,好护闲云伴草堂。
夜对梅花示彦恭侄(其一)
宋·王侃
羁旅不自怡,坐阅芳岁晚。江湖有莫逆,梅花还到眼。平生相慰藉,风期无近远。今夕共短檠,与子兴不浅。
寄沈大经
明·刘泰
吴山山下隐君家,静掩柴荆绝市哗。径小黑翻飞去燕,池香红点落来花。借书不受银瓶酒,待客惟烹石鼎茶。想得长斋依绣佛,白云窗户阅《楞伽》。
奉和袭美伤开元观顾道士
唐·张贲
凤麟胶尽夜如何,共叹先生剑解多。几度吊来唯白鹤,此时乘去必青骡。图中含景随残照,琴里流泉寄逝波。惆怅真灵又空返,玉书谁授紫微歌。
次韵杜无逸西园独坐九绝句(其三)
宋·傅察
折腰为五斗,我已愧渊明。共赴东林约,怅然怀友生。
立春前一日寿左布政鴳居张先生(其二)
明·程本立
五十儒臣两鬓丝,政缘赤子切寒饥。化行南诏同中国,道在西铭觉后知。宾幕梅花春意早,公堂柏树午阴迟。偕跻寿域苍生愿,载拜称觞岂我私。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