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
溪
洞
四
时
歌
(
其
二
)
长
松
落
落
荫
丹
霄
,
策
杖
看
花
过
野
桥
。
更
有
薰
风
生
涧
底
,
入
云
清
切
间
萧
韶
。
写景
山水
自然
风
四季
夏
赞颂
清幽静美
译文
高大的松树翠绿丛生直入云霄,拄着手杖看花,走过原野上的小桥。
更有山间的和风吹拂,发出清幽的声音,仿佛在演奏着古乐《萧韶》。
赏析
这首明代诗人黎民表的《杨溪洞四时歌(其二)》描绘了一幅静谧而生动的山中夏日景象。首句“长松落落荫丹霄”写出了高大松树稀疏的影子洒落在红色的天空中,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神秘的氛围。接着,“策杖看花过野桥”描绘了诗人手执拐杖,漫步在田野小桥边,欣赏着沿途盛开的花朵,流露出闲适与欣赏自然的情趣。后两句“更有薰风生涧底,入云清切间萧韶”进一步深化了意境。诗人感受到涧底吹来的暖风,带着芬芳,清新宜人,仿佛在云端轻轻飘荡,伴随着隐约的箫声,增添了诗意的音乐感。整体上,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山涧幽深、夏日宁静以及诗人对自然美的沉醉,富有画面感和意境美。
猜您喜欢
同张赤涵游金山二首(其二)
明·李孙宸
早随老衲礼毗卢,还憩云房日未晡。僧饭每分施鸟粟,客床聊借落花铺。云归石洞龙时出,风过松林鹤自呼。閒汲中泠第一水,焚香煮茗课僧雏。
九华山歌送施幼淳省元南还青阳省觐
明·于慎行
九峰名九子,幻作九莲花。去天不知尺有几,晴空片片飞丹霞。南宫才子江东客,笔带九华峰顶色。学书欲作万人敌,一日声名倾上国。青春谒帝入神京,黄石寻师驻谷城。经术远宗燕太傅,门.....
奉和于先生韵
明·胡居仁
菾操几杖罢遗编,踏遍青山看石泉。多士优游涵教雨,群黎歌舞乐尧天。家家绿树山到屋,处处青苗水满田。日月真腴非外得,此心肯为利名牵。
玉华寺皋涂精舍作
清·爱新觉罗·弘历
山椒卜筑傍僧庵,一室虚明万景涵。暮霭朝岚常自写,横峰侧岭尽来参。杏花已放甜山色,桂子还韬宝月馣。游历每教成小憩,天然佳句座中探。
乱礁洋
宋·文天祥
海山仙子国,邂逅寄孤蓬。万象画图里,千崖玉界中。风摇春浪软,礁激暮潮雄。云气东南密,龙腾上碧空。
四言奉陪皇太子释奠诗一首应令(其五)
隋末唐初·许敬宗
初芳候律,新?谐音。罄喧浮泗,弦静淄林。圭□炫目,璧水澄心。蕊飘蹊霭,叶满帷深。
南乡子
清·裴维安
波色半堤通。恰似西湖一镜中。怪得浣纱人不见,悤悤。娇影花扶上绮丛。小泊古亭东。鞋样船儿剪样风。烟柳两行齐拂水,重重。锁住鞋样不放红。
自九里平水至云门陶山历龙瑞禹祠而归凡四日八首(其三)
宋·陆游
老子无心老尚狂,山程随处寄伥伥。云归岫穴初收雨,水入陂塘正下秧。野客就林煨燕笋,蚕家负笼采鸡桑。远游万里知何乐,却喜东归住故乡。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