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
后
饿
姚
元
白
还
金
陵
召
歌
者
蒒
成
侑
酌
醉
后
赋
此
为
别
(
其
三
)
北
阙
秋
深
雨
不
开
,
翠
眉
红
烛
夜
相
催
。
浮
云
世
事
应
难
料
,
明
月
看
山
谁
共
来
。
秋景写景
咏物怀古
写雨送别
情感抒发
明月写景
译文
深秋的北地,阴雨绵绵,无法散去,夜幕降临,翠眉红烛照亮了这夜晚。
世间浮云般变化莫测的事情很难预料,在这秋日山间明月高悬的景象中,有谁能够与我共赏呢?
赏析
这首明代黎民表的诗《雨后饿姚元白还金陵召歌者蒒成侑酌醉后赋此为别(其三)》描绘了秋天北阙(皇宫)前的景象,雨后的沉闷与深秋的气息交织,翠绿的树叶与红烛的光影在夜晚中显得尤为鲜明。诗人借此环境,表达了世事如浮云般难以预料的感慨,暗示人生的无常和未来的不确定性。"北阙秋深雨不开",寥寥数语便勾勒出一幅秋雨连绵、皇宫寂静的画面,透露出一种压抑和沉闷。"翠眉红烛夜相催",则通过比喻,将翠绿的树叶与明亮的红烛并置,暗示时光匆匆流逝,人事更迭。"浮云世事应难料",诗人以浮云喻指世事的变幻莫测,表达了对人生际遇的深深感叹。"明月看山谁共来",借明亮的月光和远方的山景,表达了诗人孤独无伴,不知未来何处寻觅知音的情感。整体来看,这首诗寓情于景,借景抒怀,展现了诗人面对世事变迁时的无奈与期待,以及对友情的珍视与留恋。
猜您喜欢
秋怀十二首(其三)
元末明初·王冕
众星晨离离,孤月夜皓皓。白露成野霜,凋我窗下草。人无千岁期,焉得不速老?终当随物化,荣名亦何好?
秋江离别
明·林鸿
听我离筵把酒吟,我吟都是别情深。鲈鱼忽动三秋兴,海鹤空悬万里心。晓甸波光槐树碧,夕阳雁影越山阴。明时正好崇勋业,底事年来喜掷簪。
题方壶王维诗意图
明·林弼
能诗羽客方壶子,解写高人王右丞。幽兴不随流水尽,閒心长伴白云层。空林积雨迷苔径,细浪生风失石棱。坐对画图怀别业,南山千仞碧崚嶒。
题宋李纲帐绿亭诗后
明·唐文凤
狡童已沮勤王志,老桧犹贪蔽日阴。帐绿春深风雨横,一生空负老臣心。
秋夜有感
元末明初·金涓
苦吟人不寐,中夜启幽扉。明月霜初下,西风叶正稀。家贫豚有子,天冷客无衣。感事忽如梦,孤萤入我帏。
喜晴
明·莫止
顽云宿雨二旬彊,村落家家久筑场。今日碧天开万里,残砧声里爱斜阳。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