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景
写水
抒情
怀古
友情
写月
写酒
写花
菱花
节令
秋节

译文

江边的水面波光粼粼,仿佛倒映着古城墙,清凉的云彩静静停在城头,没有移动。
白色的绢布上醉心书写,恰逢大令(指书法家),新调的朱弦乐声响起,仿佛有知音钟期在侧。
风吹过,水中的鱼藻仿佛被赋予了千重锦绣,月色映照下,如同一曲弯弯的眉毛。
这里的风景自然美妙难以得到,阮郎(或许指的是求仙之人)回去后不要过分思念。

赏析

这首明代黎民表的《秋夜过陈伯求同邓君肃张仪仲钟会贞小饮》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诗意的秋夜景象。首句“矶边泛滟水平池”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月光下水面泛起的波光,如同镜面般平静。次句“百堞凉云静不移”则通过“百堞”和“凉云”的意象,展现出城墙与天空的静谧,凉云仿佛凝固不动。第三句“白练醉书逢大令”借用“白练”形容月光洒在纸上,诗人醉中挥毫,似与友人陈伯求相遇,气氛温馨。第四句“朱弦新调有钟期”则以“朱弦”象征音乐,表达与朋友邓君肃等人的音乐交流,暗示了深厚的友情和共鸣。第五句“风沦鱼藻千重锦”运用比喻,将风吹动的水草比作层层叠叠的锦绣,形象地描绘出夜晚湖面的动态美。最后一句“月写菱花一曲眉”则将月光下的菱花比作女子弯弯的眉毛,增添了诗中的女性柔情和秋夜的静美。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秋夜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诗人与朋友们的聚会之乐,以及对自然景色的赞美,流露出淡淡的离别之情,表达了对仙源般的美好时光的留恋。

猜您喜欢

次韵同年诸公环碧叙同年会(其一)
宋·陈造
天瓢挹注拱仙官,更阅诗仙锦绣端。离合不忘车笠誓,留传当并画图看。玄谭想有蛟龙听,得醉仍均客主欢。俛仰谪仙三百载,从知乐事继今难。
满江红·奉酬曾端伯使君,兼简赵若虚监郡
宋·向子諲
雁阵横空,江枫战、几番风雨。天有意、作新秋令,欲鏖残暑。篱菊岩花俱秀发,清氛不断来窗户。共欢然、一醉得黄香,仍叔度。尊前事,尘中去。拈花问,无人语。芗林顾灵照,笑抚庭树。.....
偶书呈王修竹
宋末元初·黄庚
琴心不复寄松萝,贺鉴湖边水自波。晚节黄花秋思淡,夕阳红树客愁多。何时归鹤招丁令,有意逃渔侣志和。不管白头乌帽落,西风一曲付狂歌。
同卢明府早秋宴张郎中海亭
唐·孟浩然
侧听弦歌宰,文书游夏徒。故园欣赏竹,为邑幸来苏。华省曾联事,仙舟复与俱。欲知临泛久,荷露渐成珠。
重经汉南
唐·许彬
分散多如此,人情岂自由。重来看月夕,不似去年秋。息虑虽孤寝,论空未识愁。须同醉乡者,万事付江流。
菩萨蛮(其二)苏堤芙蓉
宋·高观国
红云半压秋波碧。艳妆泣露娇啼色。佳梦入仙城。风流石曼卿。宫袍呼醉醒。休卷西风锦。明日粉香残。六朝烟水寒。
秋晚江上书怀
明·宋登春
一望家园一惘然,湘云易水共长天。山中薜荔日萧索,江上芙蓉秋可怜。楚些独唫长下泪,燕鸿又过记残年。黄金台上无名字,醉后还歌宝剑篇。
咏怀武原古迹二十六首(其二十六)孙太初高士湖
明末清初·彭孙贻
太白山人湖上游,开樽明月坐高秋。银河倒挂星垂地,玉笛横吹海逆流。万顷寒光生皓魄,群公幽兴落沧洲。两朝烟草萋萋绿,閒杀汀蘋对渚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