鹊
山
西
征
疲
短
服
,
北
望
惨
衰
颜
。
再
宿
殊
鸡
舍
,
相
看
独
鹊
山
。
旆
沾
新
雨
过
,
鸟
逐
莫
云
还
。
白
首
瞻
星
汉
,
何
时
鼓
角
閒
。
地点
鹊山
写景
怀古
抒情
秋节
情感
思乡
离别
译文
翻译:向西出征的士兵疲惫地穿着简短的军服,向北望去,脸上流露出凄惨的神色。
翻译:再次在异乡的鸡舍中过夜,彼此相望的只有孤独的鹊山。
翻译:旗帜在新的雨水过后显得更加鲜明,鸟儿追逐着云彩飞翔。
翻译:年老的白发人仰望灿烂的银河,什么时候战鼓和号角才能闲下来呢?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西行途中所见之景,以及内心深处的感慨。首句“西征疲短服”,写出了长途跋涉的疲惫,短衣简装难以抵挡风尘与劳顿。接着“北望惨衰颜”一句,通过北望的动作,表达了对远方的忧虑和对自身衰老的感慨。“再宿殊鸡舍,相看独鹊山。”这两句描绘了旅途中夜宿鸡舍,与孤独的鹊山相对的情景,既表现了旅途的寂寞,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助。接下来,“旆沾新雨过,鸟逐莫云还。”描述了雨后景象,旆(古代军队的旗帜)被雨水打湿,鸟儿追逐着乌云飞去,生动地展现了自然界的动态美,同时也映射出诗人对自由与解脱的向往。最后,“白首瞻星汉,何时鼓角閒。”诗人抬头仰望星空,白发苍苍,心中却充满了对和平宁静生活的渴望,何时才能远离战乱,享受安宁的生活,这一问句表达了诗人深沉的忧国忧民之情和对和平的向往。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旅途中的所见所感,既有对自然景色的描绘,也有对个人情感的深刻抒发,展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风格和人文关怀。
周昂
102首
年二十四进士擢第。调南和主簿。有异政。拜监察御史。以诗得罪,废谪十余年。起为隆州都军,以边功召为三司官。大安三年,权行六部员外郎,从完颜承裕军御蒙古。易州陷落时死难
猜您喜欢
卜算子(其四)齿落
宋·辛弃疾
刚者不坚牢,柔者难摧挫。不信张开口角看,舌在牙先堕。已阙两边厢,又豁中间个。说与儿曹莫笑翁,狗窦从君过。
虞美人·有美堂赠述古
宋·苏轼
湖山信是东南美,一望弥千里。使君能得几回来?便使樽前醉倒更徘徊。沙河塘里灯初上,水调谁家唱?夜阑风静欲归时,惟有一江明月碧琉璃。
寄元遗山
元·曹之谦
诗到夔州老更工,只今人仰少陵翁。自怜奕世通家旧,不得论文一笑同。草绿平原愁落日,雁飞寒水怨秋风。黄金鑛里相思泪,几堕凭高北望中。
八月十五夜月二首(其二)
唐·杜甫
稍下巫山峡,犹衔白帝城。气沈全浦暗,轮仄半楼明。刁斗皆催晓,蟾蜍且自倾。张弓倚残魄,不独汉家营。
南乡子·时移守密州
宋·苏轼
东武望余杭,云海天涯两渺茫。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不用诉离觞,痛饮从来别有肠。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堕泪羊公却姓杨。
长相思(其一)
唐·白居易
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州古渡头。吴山点点愁。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
念昔游三首(其二)
唐·杜牧
云门寺外逢猛雨,林黑山高雨脚长。曾奉郊宫为近侍,分明㩳㩳羽林枪。
除夕作
明·严嵩
杯湛灯明深客堂,促阴浮迹笑尘忙。病来渐觉形容老,静后浑于岁月忘。星斗逼檐知夜永,垄畦融雪丨年康。朝衣细整听钟漏,正想氤氲汉殿香。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