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
春
赋
得
池
应
教
诗
遥
天
收
密
雨
,
高
阁
映
奔
曦
。
雪
尽
青
山
路
,
冰
销
绿
水
池
。
春
光
落
云
叶
,
花
影
发
晴
枝
。
琴
樽
奉
终
宴
,
风
月
岂
云
疲
。
写景
春天
山水
抒情
赞美
名胜
田园
送别
译文
远处的天空渐渐收起密布的雨云,高耸的楼阁映照着太阳的光辉。
雪融化后的青山路上,一路延伸,绿水池中的冰也已经消退。
春天的光芒洒落在云朵与叶子上,花儿在晴朗的树枝上展现出影子。
在这最后的宴席上,我们以琴声和美酒相敬,风月如此美好,又怎么会感到疲惫呢?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初春时节的自然景象与诗人内心的宁静愉悦。开篇“遥天收密雨,高阁映奔曦”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雨后的天空与晨曦中的高阁,营造出一种清新明快的氛围。接着“雪尽青山路,冰销绿水池”进一步描绘了冰雪融化后山间小径与池塘的景象,充满了生机与活力。“春光落云叶,花影发晴枝”两句则将视角转向了更为细致的自然细节,春光洒在云叶上,花影在晴朗的树枝上摇曳,生动地表现了春天特有的光影效果和生命力。最后,“琴樽奉终宴,风月岂云疲”表达了诗人与友人欢聚一堂,享受音乐与美酒,即使时间流逝,也未感到疲惫,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满足感。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初春时节大自然的美丽与诗人的内心世界,是一首充满诗意与生活情趣的作品。
张正见
94首
张正见,(?——约575年)字见赜,清河东武城人。生年不详,卒于陈宣帝太建中。年四十九岁,代表作有《明君词》、《湓城》等。好学有清才。梁武帝太清初,射策高第,除邵陵王国左常侍。元帝立,迁彭泽令。入陈,累迁通直散骑侍郎。宣帝太建中卒,年四十九。善五言诗。明人辑有《张散骑集》
猜您喜欢
虞美人·有美堂赠述古
宋·苏轼
湖山信是东南美,一望弥千里。使君能得几回来?便使樽前醉倒更徘徊。沙河塘里灯初上,水调谁家唱?夜阑风静欲归时,惟有一江明月碧琉璃。
山居即事
明·刘宗周
病躯三月裌衣寒,高卧袁安带雪看。春到落花风细细,晓披仙药露漫漫。穷探幽胜凭藜杖,自数行藏付鹖冠。吾道只今输陋巷,息肩应指白云端。
杂曲歌辞(其一)清平调
唐·李白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题苏虞叟岩壑隐居
宋·陆游
苏子飘然古胜流,平生高兴在沧洲。千岩万壑旧卜筑,一马二僮时出游。香断钟残僧阁晚,鲸吞鼍作海山秋。极知处处多奇语,肯草吴笺寄我不。
奉赠李八丈判官
唐·杜甫
我丈时英特,宗枝神尧后。珊瑚市则无,騄骥人得有。早年见标格,秀气冲星斗。事业富清机,官曹正独守。顷来树嘉政,皆已传众口。艰难体贵安,冗长吾敢取。区区犹历试,炯炯更持久。讨.....
东堂晨起有感
宋·陆游
不解飞车越九州,青鞋处处为山留。百年未尽且作梦,三日闲行聊散愁。世上几经华表柱,尊前好在黑貂裘。龙泉幸是无人斸,暮露光芒上斗牛。
寄余德甫
明·欧大任
十载弹冠答圣朝,短衣今自傍渔樵。诗名不借青云大,交态谁疑白眼骄。病免风尘犹澒洞,居閒宾客未萧条。匡山只隔南禺路,醉把梅花上铁桥。
送欧阳会稽之任
唐·王昌龄
怀禄贵心赏,东流山水长。官移会稽郡,地迩上虞乡。缓带屏纷杂,渔舟临讼堂。逶迤回溪趣,猿啸飞鸟行。万室霁朝雨,千峰迎夕阳。辉辉远洲映,暧暧澄湖光。白发有高士,青春期上皇。应.....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