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
日
即
事
次
陈
石
岸
韵
五
首
(
其
四
)
相
传
幽
讨
暗
春
花
,
百
里
行
无
三
两
家
。
新
道
直
穷
房
绝
徼
,
故
宫
遥
过
楚
章
华
。
野
猿
触
客
争
升
水
,
山
鬼
逢
人
欲
射
沙
。
寂
寂
征
魂
无
耐
可
,
更
深
惟
有
杜
鹃
哗
。
写景
春天
咏物
怀古
动物
山水
情景交融
野外
无耐情感
译文
相传有座隐秘的幽地,那里有春天盛开的花朵,但需要走很远的路才能到达,沿途只有寥寥两三户人家。
新建的道路径直向深处延伸,仿佛直接到达了边界之外,故都的遗址似乎正在远方的楚章华中显现。
野猿与客人争抢着升水,山鬼见到人时似乎想用箭射沙。
静寂的旅途中人们感到无可奈何,只有深夜里杜鹃的叫声在回荡。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邃而静谧的春日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历史的深刻感悟。首句“相传幽讨暗春花”,以“相传”二字开篇,暗示了所描述之景并非眼前所见,而是通过传说流传下来的景象,引出一种神秘而又遥远的氛围。“幽讨暗春花”则直接描绘了春花在幽暗中绽放的情景,既突出了春天的生机勃勃,也隐含了这份美好可能不易被发现的意味。“百里行无三两家”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空旷与寂静,百里之内仅见三两户人家,这种孤寂与荒凉感与前句的幽美形成对比,增加了诗歌的层次感和情感深度。“新道直穷房绝徼,故宫遥过楚章华”两句,将视角从自然转向历史,新开辟的道路直抵边陲,古老的宫殿远在楚地的章华台,时空交错,历史与现实交织在一起,引发了对过往辉煌与今日荒凉的感慨。“野猿触客争升水,山鬼逢人欲射沙”描绘了自然界的生灵与人类的微妙互动,野猿与山鬼的行为虽看似荒诞,实则反映了自然界的生命力与神秘感,同时也暗示了人在自然面前的渺小与敬畏。“寂寂征魂无耐可,更深惟有杜鹃哗”则是全诗情感的集中点,征魂,指在外奔波的人的灵魂,深夜里,只有杜鹃的鸣叫打破了寂静,这不仅是对夜晚的自然景观的描写,更是对漂泊者内心孤独与思乡之情的深刻揭示,表达了对远方游子的深切同情。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沉的情感,构建了一个既美丽又略带哀愁的春日图景,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历史的深刻思考和对人性的细腻洞察。
猜您喜欢
夜赋
宋·陆游
八十衰翁久挂冠,今年无酒敌春寒。乱云入户雨方急,断雁叫群灯未残。蠹简幸存随意读,蜗庐虽小著身宽。支离自笑心犹壮,忧国忧家虑万端。
八月十五夜月二首(其二)
唐·杜甫
稍下巫山峡,犹衔白帝城。气沈全浦暗,轮仄半楼明。刁斗皆催晓,蟾蜍且自倾。张弓倚残魄,不独汉家营。
钓滩
唐·李白
磨尽石岭墨,浔阳钓赤鱼。霭峰尖似笔,堪画不堪书。
上清宝鼎诗二首(其一)
唐·李白
朝披梦泽云,笠钓青茫茫。寻丝得双鲤,中有三元章。篆字若丹蛇,逸势如飞翔。归来问天老,奥义不可量。金刀割青素,灵文烂煌煌。咽服十二环,奄见仙人房。暮跨紫鳞去,海气侵肌凉。龙.....
敕勒歌
南北朝·无名氏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游仙诗六首(其一)
清·冯班
龙伯无人钓饵闲,黄金双阙自斑斓。燕昭老去秦皇死,可惜蓬莱在脚间。
上巳日作
清·爱新觉罗·弘历
良辰南苑畅登临,婉娩青春即渐深。蛾月一痕刚挂汉,莺时几树欲笼阴。悦怀诗境无边富,蓄眼韶光底用寻。猎罢佽飞陈马技,聊徵故事射华林。
六言
宋·陈起
破窗有子书鸦,杜门无客尝茶。春事应怜幽独,隔墙飞过杨花。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