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殿
端午节庆
写景
地点
情表达

赏析

这首宋朝周必大的《端午帖子(其六)太上皇帝阁》描绘了一幅皇家盛夏端午的景象。首句“槐夏风清麦已秋”以槐树在夏日微风中摇曳,暗示季节已近秋季,而麦子已经成熟,展现了丰收的氛围。接下来,“三千珠翠从宸游”描绘了众多宫女佩戴华丽的珠宝随侍皇帝出行,显示出皇家的华贵与热闹。“玉阶斗采忘忧草”写的是宫廷中的活动,可能是在装饰或比赛中寻找象征忘忧的植物,寓含着节日的欢乐和对吉祥的祈愿。“水殿临观竞渡舟”则描绘了皇帝或嫔妃在水殿观赏龙舟竞渡的场景,这是端午节的传统习俗,增添了节日的竞技和娱乐气氛。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宋代宫廷端午节的繁华与祥和,以及皇室成员参与其中的快乐与庄重。

周必大

887首
周必大(1126年8月15日—1204年10月25日),字子充,一字洪道,自号平园老叟。原籍郑州管城(今河南郑州),至祖父周诜时居吉州庐陵(今江西省吉安县永和镇周家村)。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庐陵四忠”之一。绍兴二十一年(1151年)进士及第。绍兴二十七年(1157年),举博学宏词科。曾多次在地方任职,官至吏部尚书、枢密使、左丞相,封许国公。庆元元年,以观文殿大学士、益国公致仕。嘉泰四年(1204年),卒于庐陵,追赠太师。开禧三年(1207年),赐谥文忠,宁宗亲书“忠文耆德之碑”。周必大工文词,为南宋文坛盟主。与陆游、范成大、杨万里等都有很深的交情。著有《省斋文稿》、《平园集》等,后人汇为《益国周文忠公全集》。一字洪道,自号平园老叟。原籍管城(今河南郑州),至祖父周诜时居吉州庐陵(今江西省吉安县永和镇周家村)。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庐陵四忠”之一。开禧三年(1207年),赐谥文忠,宁宗亲书“忠文耆德之碑”。工文词,为南宋文坛盟主。与陆游、范成大、杨万里等都有很深的交情。著有《省斋文稿》、《平园集》等80余种,共200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