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
寿
穿
写景
* 庐阳高士
* 雪舟夜回
* 琼台积雪
* 波回白鸥净
抒情
* 欢娱兴未终
* 虚负青云志
* 念此金兰契
友情
* 遇我翠微雨
* 金涧共游咏
* 手持九节杖
赞美
地点
* 庐阳
* 龙虎山
* 蓬莱仙境
* 鹅湖秋月
手法
情感
季节与节气

译文

庐阳有一位高士,他在壶中天里自由自在地长啸。
他曾在黄石山进履朝拜,也在雪溪夜晚乘船归来。
雄伟的龙虎山,矫健的蓬莱仙境。
琼台环绕着积雪,仙人的羽盖在青烟中漂浮。
在空旷的山洞中,佛家的气息和神光交相辉映。
他的头发被玄霜染白,但他的内心却像黄芽一样在丹田中茁壮成长。
他逍遥于八方,寿命超过千年。
昨天他骑着幔亭的鹤,手握钓竿在桃花川垂钓。
当我遇到他时,正下着细雨,我们共饮清泉。
我们一起在金涧游赏吟咏,又在石床上共同醉眠。
欢乐的兴致还未尽,鹅湖的秋月已圆。
玉虚山上的松柏尽显生机,鬼谷的云霞相连。
他手持九节杖,满载着咏唱的作品归来。
白鸥在波光中飞翔净化,古老的亭子旁黄鹤盘旋。
分别久了,岁月已改,时局危急,忧患缠身。
清静的游历竟如此寂寞,我的道路又该如何前行?
空有高远的志向,却错传了丹灶的道理。
采薇为食却不能满足,穿着葛布衣服频繁修补。
我发誓要寻找一个乐土,但自知没有仙缘。
想到这位金兰契友,我们的情谊比金石还要坚固。
瑶池有青鸟传递信息,我愿写一篇书信寄给他。

赏析

这首元末明初诗人蓝智的《奉寄龙虎外史雪舟》描绘了一位隐居庐阳的高士,他过着超凡脱俗的生活。诗中通过“啸傲壶中天”、“黄石朝进履,雪溪夜回船”等句,展现了他不拘小节、自由自在的形象,宛如龙虎山上的仙人。诗人描述了仙境般的环境,“琼台抱积雪,羽盖浮青烟”,以及神秘的梵气和神光,象征着高士的修炼与超然。“幔亭鹤”、“桃花川”、“翠微雨”、“清泠泉”等意象,渲染出一种悠然自得的隐逸氛围,与友人共游、饮酒作诗,其乐融融。然而,随着岁月流转,“别久岁月改,时危忧患缠”,高士感叹清游的孤独,以及世事变迁带来的忧虑。尽管面临困境,他对友情的珍视和对仙道的向往依旧坚定,“誓欲适乐土,自顾非仙缘”,表达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最后,诗人借“瑶池青鸟”寄托书信,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深思念和难以割舍的情谊。整首诗以景寓情,语言优美,富有画面感,展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友情的深情厚谊。

猜您喜欢

对雪
唐·许浑
飞舞北风凉,玉人歌玉堂。帘帷增曙色,珠翠发寒光。柳重絮微湿,梅繁花未香。兹辰贺丰岁,箫鼓宴梁王。
奉赠李八丈判官
唐·杜甫
我丈时英特,宗枝神尧后。珊瑚市则无,騄骥人得有。早年见标格,秀气冲星斗。事业富清机,官曹正独守。顷来树嘉政,皆已传众口。艰难体贵安,冗长吾敢取。区区犹历试,炯炯更持久。讨.....
卜算子·自京口还钱塘道中寄述古太守
宋·苏轼
蜀客到江南,长忆吴山好。吴蜀风流自古同,归去应须早。还与去年人,共藉西湖草。莫惜尊前仔细看,应是容颜老。
题程世洪栖云楼
明·孙一元
楼上閒云万顷漫,爱云长日倚阑干。岩花半落岚光重,木叶乱鸣江雨寒。野老自甘泉石味,儿童时进蕨薇盘。閒来更觉青山好,湘簟疏帘静里看。
赠相士蜀张二诗(其一)
宋·陈造
博古亦多艺,相形仍论心。司南辅名教,左契指升沈。好语空千纸,行囊未一簪。乡关剑阁外,雁足谩归音。
羽可舍人书来,寄示新刻诗文集并惠春兰,赋谢
清·刘绎
春意入新诗,言念层山麓。忽得山中书,清芬溢简牍。开缄见故人,情意遥相属。别久话弥长,缕缕盈篇幅。裒然大集富,迩来见新续。连宵正披吟,鲁鱼时碍目。重承善本贻,字字朗珠玉。想.....
杂兴(其四)
宋末元初·方一夔
霜风猎猎响林坳,独有寒梅渐作包。倒影水涵窥沼树,浅痕月印上窗梢。绿衣低挂酒初熟,乌帽斜攲门屡敲。花得初阳人得复,俱从颜子结穷交。
次韵姚比玉雪中之作
明·董纪
风雪虽严莫掩关,天开图画一时间。闾阎均作白银阙,培塿尽为群玉山。上将功成淮蔡下,故人兴尽剡溪还。屯边百万皆骁勇,伫听王师奏捷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