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景
山水
田园
咏物
抒情
秋意
写鸟
赞颂
地方描述

译文

隐居生活依靠岩洞作隐所,清淡的斋饭用蕨菜和薇草充饥。
鲜花随流水飘然而逝,与茅屋一起和云朵回归天际。
秋夜中,用芙蓉般的火光煮食,身着薜荔草编织的衣物。
沙头上的两只白鸟,它们已经很久没有机心机巧的烦恼了。

赏析

这首元末明初诗人蓝智的《寄题余复婴茅屋》描绘了一幅隐逸生活的画面。首句“嘉遁依岩穴”表达了对高尚遁世生活的赞美,隐者选择在山岩洞穴中安居。接着,“清斋饭蕨薇”写出了简朴的生活方式,以野菜为食,清心寡欲。“花原随水入,茅屋共云归”两句,通过流水和白云的意象,展现了自然环境的宁静与诗人与世无争的恬淡心境。夜晚,诗人围炉煮茶,火光映照芙蓉,犹如置身于仙境之中。“秋山薜荔衣”借薜荔这种植物,象征着高洁的品格和隐士的生活状态。最后,“沙头双白鸟,知尔久忘机”以沙洲上的两只白鸟作结,它们似乎理解了诗人的隐逸生活,忘记了世俗的机心,与诗人的心境相契合,传达出一种超脱尘世的和谐共生之感。整体上,这首诗以景寓情,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深深热爱。

猜您喜欢

二郎神
宋·柳永
炎光谢。过暮雨、芳尘轻洒。乍露冷风清庭户,爽天如水,玉钩遥挂。应是星娥嗟久阻,叙旧约、飙轮欲驾。极目处、微云暗度,耿耿银河高泻。闲雅。须知此景,古今无价。运巧思、穿针楼上.....
杂曲歌辞(其一)清平调
唐·李白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赠友人(其三)
明末清初·屈大均
灼灼怀春鸟,衔花吴江浔。玄豹久不食,蔚然文采深。风云荡天路,邂逅抒忧心。凭君青玉案,中夜张瑶琴。明月照南浦,晨风巢北林。河精为天汉,小星易浮沉。妙道贵忘言,达人无哀音。持.....
钓滩
唐·李白
磨尽石岭墨,浔阳钓赤鱼。霭峰尖似笔,堪画不堪书。
上清宝鼎诗二首(其一)
唐·李白
朝披梦泽云,笠钓青茫茫。寻丝得双鲤,中有三元章。篆字若丹蛇,逸势如飞翔。归来问天老,奥义不可量。金刀割青素,灵文烂煌煌。咽服十二环,奄见仙人房。暮跨紫鳞去,海气侵肌凉。龙.....
寄余德甫
明·欧大任
十载弹冠答圣朝,短衣今自傍渔樵。诗名不借青云大,交态谁疑白眼骄。病免风尘犹澒洞,居閒宾客未萧条。匡山只隔南禺路,醉把梅花上铁桥。
敕勒歌
南北朝·无名氏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送欧阳会稽之任
唐·王昌龄
怀禄贵心赏,东流山水长。官移会稽郡,地迩上虞乡。缓带屏纷杂,渔舟临讼堂。逶迤回溪趣,猿啸飞鸟行。万室霁朝雨,千峰迎夕阳。辉辉远洲映,暧暧澄湖光。白发有高士,青春期上皇。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