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闺怨情感
写景抒情
自然景物
咏物言志
春天写景
情感表达
宫怨

译文

在华丽的宫殿椒阁之上,雕花的窗户与绣花的门帘轻轻垂下。
其中居住着一位名叫金兰的佳人,身着轻薄丝衣,散发着芬芳如藿香。
春日里燕子飞舞,微风吹散梅花瓣,她拉开帷幔,对着窗外景致逗弄鸟儿。
她口中含歌却满眼泪水,常常怀抱忧愁,人生何时才能真正欢愉。
宁愿成为田野中成双的野鸭,也不愿做那云间分离的孤鹤。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深闺幽居的生活场景,璀璨之中玉墀椒阁,文窗绣户皆是豪华装饰,透露出主人身份尊贵。金兰作字,一人独处,着衣纤罗蕴含芳香,给人以清雅脱俗之感。春天的燕子在池塘间飞舞,风吹散了梅花,帐幕拉开,对景而立,似乎主人正与禽鸟嬉戏。然而,这种恬静的生活并未带来内心的满足和快乐,反而是含歌涕泪,抱愁不断。诗人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人们能享受到这般闲适自在的时光实在难得。最后两句“宁作野中之双凫,不愿云间之别鹤”则是诗人的志向,他宁愿做一只自由自在的野鸭,也不愿成为那高飞却孤独的云间异鹤。这不仅是一种生活态度的选择,更隐含着对人生自由与独立追求的渴望。

鲍照

202首
鲍照(414年-466年),字明远,东海郡人(今属山东临沂市兰陵县长城镇),中国南朝宋杰出的文学家、诗人。宋元嘉中,临川王刘义庆“招聚文学之士,近远必至”,鲍照以辞章之美而被看重,遂引为“佐史国臣”。元嘉十六年因献诗而被宋文帝用为中书令、秣稜令。大明五年出任前军参军,故世称“鲍参军”。泰始二年刘子顼起兵反明帝失败,鲍照死于乱军中。鲍照与颜延之、谢灵运同为宋元嘉时代的著名诗人,合称“元嘉三大家”,其诗歌注意描写山水,讲究对仗和辞藻。他长于乐府诗,其七言诗对唐代诗歌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世称“元嘉体”,现有《鲍参军集》传世。与颜延之、谢灵运合称“元嘉三大家”。汉族,祖籍东海(治所在今山东郯城西南,辖区包括今江苏涟水,久居建康(今南京)。家世贫贱,临海王刘子顼镇荆州时,任前军参军。刘子顼作乱,照为乱兵所杀。他长于乐府诗,其七言诗对唐代诗歌的发展起了很重要的作用。有《鲍参军集》

猜您喜欢

壬寅新春
宋·陆游
半生常是道边人,岁晚初收事外身。浊酒一杯聊永日,小园三亩亦新春。尚无枕寄邯郸梦,那有衣沾京洛尘。门外烟波三百里,此心惟与白鸥亲。
长安逢隐者
唐·于武陵
征车千里至,碾遍六街尘。向此有营地,忽逢无事人。昔时颜未改,浮世路多新。且脱衣沽酒,终南山欲春。
好事近(其四)
宋·程垓
急雨闹冰荷,销尽一襟烦暑。趁取晚凉幽会,近翠阴浓处。风梢危滴撼珠玑,洒面得新句。莫怪玉壶倾尽,待月明归去。
杂诗(其一)
清·顾植
高楼峙西北,缥缈浮云端。中有愁思妇,抚琴独长叹。容颜耀朝日,咳吐如芳兰。动作礼自持,秉质幽且间。阳春久不作,感怀时一弹。莫谓和者寡,知音良独难。举世尽扰扰,何处结古欢。
别青州妓段东美(其二)
唐·薛宜僚
阿母桃花方似锦,王孙草色正如烟。不须更向沧溟望,惆怅欢情恰一年。
绝句四首(其一)
宋·陈师道
秋床归卧不缘愁,病与衰谋作老仇。数树直青能尔瘦,一轩残照为谁留。
次韵苏庭藻见寄庭藻所居号竹堂
宋·周孚
匆匆别后已经年,堂下新篁又长鞭。何日来成渼陂集,只今空寄陕郊篇。封丘正自妨吾乐,畏垒谁能识子贤。俱坐先秦古书累,吾侪流落本非天。
望远行
明末清初·屈大均
一朵青山一朵愁。飞瀑泪争流。夕阳更作一天秋。谁忍上高楼。花已落,不须春。镜台交与流尘。玉颜难再是西秦。魂梦且教逐行云。命薄古如此,枉用湿罗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