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景
抒情
春天
山水
田园
地点
荆山
赞美
情感
忧民

译文

清晨登上荆山的顶峰,坎坷的道路行走艰难。
清晨出发穿越霜露,青苔湿滑无法停留。
放眼远望直入云端,极目所至皆是京城的景象。
都城中排列着数以万计的房屋,层层城墙环绕着高耸的楼宇。
华丽的红色车马疾驰,穿着白衣的人群熙熙攘攘。
阳光照耀在山边的水滨,温暖的雾气随风散去。
花草树木遍布广阔的平原,桑树和柘树布满了平坦的田野。
手攀枝条玩弄着紫色的茎干,借着露水采摘下芳香柔软的花叶。
遇见这些景致虽能生出乐趣,但心中挂念之事仍解不开忧愁。
暂且一起畅饮春天的美酒,高声歌唱攀登那山丘。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春天早晨登上荆山的景象,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写,表达了一种超脱尘世、与大自然合一的美好情感。诗人先从实录登山之难开始,"旦登荆山头,崎岖道难游。早行犯霜露,苔滑不可留。"这里展示了诗人的勇气和对自然的探索欲望,同时也通过"苔滑不可留"传达了一种警觉,即便是春天,山间仍不乏险峻。接着,诗人眼界开阔,视野辽远,以"极眺入云表,穷目尽帝州。方都列万室,层城带高楼。"来描绘了山之巅的壮丽景象和山下城市的繁华。这不仅是对眼前景物的描述,也反映出诗人胸襟开阔、气势宏大的情怀。随后,诗人转向山间生活的细节描写,"奕奕朱轩驰,纷纷缟衣流。日氛映山浦,暄雾逐风收。花木乱平原,桑柘盈平畴。攀条弄紫茎,藉露折芳柔。"这里通过对车马行走声响、衣带飘扬、日光与水气的互动、春意盎然等细节的描绘,展现了山间生机勃发的景色,以及诗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情趣。但在这美好情境中,诗人却也透露出一丝思念之情,"遇物虽成趣,念者不解忧。且共倾春酒,长歌登山丘。"这里的"念者不解忧"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忧虑和对生活的思考,而最后劝酒唱歌则是希望在大自然中寻找慰藉,与友人共同享受这份美好时光,抒去世俗烦恼。总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的艺术才华,也透露了他对自然的深切情感和对生命的思考。

鲍照

202首
鲍照(414年-466年),字明远,东海郡人(今属山东临沂市兰陵县长城镇),中国南朝宋杰出的文学家、诗人。宋元嘉中,临川王刘义庆“招聚文学之士,近远必至”,鲍照以辞章之美而被看重,遂引为“佐史国臣”。元嘉十六年因献诗而被宋文帝用为中书令、秣稜令。大明五年出任前军参军,故世称“鲍参军”。泰始二年刘子顼起兵反明帝失败,鲍照死于乱军中。鲍照与颜延之、谢灵运同为宋元嘉时代的著名诗人,合称“元嘉三大家”,其诗歌注意描写山水,讲究对仗和辞藻。他长于乐府诗,其七言诗对唐代诗歌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世称“元嘉体”,现有《鲍参军集》传世。与颜延之、谢灵运合称“元嘉三大家”。汉族,祖籍东海(治所在今山东郯城西南,辖区包括今江苏涟水,久居建康(今南京)。家世贫贱,临海王刘子顼镇荆州时,任前军参军。刘子顼作乱,照为乱兵所杀。他长于乐府诗,其七言诗对唐代诗歌的发展起了很重要的作用。有《鲍参军集》

猜您喜欢

夜赋
宋·陆游
八十衰翁久挂冠,今年无酒敌春寒。乱云入户雨方急,断雁叫群灯未残。蠹简幸存随意读,蜗庐虽小著身宽。支离自笑心犹壮,忧国忧家虑万端。
杂曲歌辞(其一)清平调
唐·李白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奉赠李八丈判官
唐·杜甫
我丈时英特,宗枝神尧后。珊瑚市则无,騄骥人得有。早年见标格,秀气冲星斗。事业富清机,官曹正独守。顷来树嘉政,皆已传众口。艰难体贵安,冗长吾敢取。区区犹历试,炯炯更持久。讨.....
寄余德甫
明·欧大任
十载弹冠答圣朝,短衣今自傍渔樵。诗名不借青云大,交态谁疑白眼骄。病免风尘犹澒洞,居閒宾客未萧条。匡山只隔南禺路,醉把梅花上铁桥。
冬到金华山观因得故拾遗陈公学堂遗迹
唐·杜甫
涪右众山内,金华紫崔嵬。上有蔚蓝天,垂光抱琼台。系舟接绝壁,杖策穷萦回。四顾俯层巅,澹然川谷开。雪岭日色死,霜鸿有馀哀。焚香玉女跪,雾里仙人来。陈公读书堂,石柱仄青苔。悲.....
白梅诗(其一)
清·释敬安
了与人境绝,寒山也自荣。孤烟淡将夕,微月照还明。空际若无影,香中如有情。素心正宜此,聊用慰平生。
卜算子·自京口还钱塘道中寄述古太守
宋·苏轼
蜀客到江南,长忆吴山好。吴蜀风流自古同,归去应须早。还与去年人,共藉西湖草。莫惜尊前仔细看,应是容颜老。
抛球乐
宋·柳永
晓来天气浓淡,微雨轻洒。近清明,风絮巷陌,烟草池塘,尽堪图画。艳杏暖、妆脸匀开,弱柳困、宫腰低亚。是处丽质盈盈,巧笑嬉嬉,争簇秋千架。戏彩球罗绶,金鸡芥羽,少年驰骋,芳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