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西
写景
山水
咏物
抒情
哲理
怀古
友情
四季
秋天
写风

译文

青松生长在陇坡之上,百尺之高下无旁枝。
向东南远望直到黄河之尾,向西北隐没于昆仑山崖。
山野间的风摇动着山林的声音,夜晚的禽鸟被惊得四散离去。
悲凉之情贯穿了四季变换,但松树的葱绿却永远如此。
如何能拥有草木般的心境,不抱怨寒来暑往的更替。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山中景象和表达对友人的思念之情的诗篇。开头“松生陇坂上,百尺下无枝。”生动地勾勒出一幅高耸孤独的松树形象,其特立独行给人以深刻印象。紧接着,“东南望河尾,西北隐昆崖。”诗人通过这样的自然景观,表达了对远方朋友的遥望与思念。“野风振山籁,朋鸟夜惊离。”这一句则描绘出山中秋风吹过林梢,惊起栖息在树枝上的群鸟,这种生动的景象不仅形象鲜明,而且增添了一份萧瑟与孤寂之感。“悲凉贯年节,葱翠恒若斯。”诗人通过对自然界变化的观察,抒发了自己的情感。这里的“悲凉”可能是对时光易逝、人事变迁的感慨,而“葱翠恒若斯”则表明尽管季节更替,松树依然郁郁葱葱,保持着其生机与坚韧。最后,“安得草木心,不怨寒暑移。”诗人借用草木不辞辛苦、随时光变化而生的形象,表达了自己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和对自然界无常的接受。这里“安得”表现出一种向往,一种希望能够如同草木一般,不因环境的变迁而有所怨言。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山中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独特的情感和深邃的哲理。

鲍照

202首
鲍照(414年-466年),字明远,东海郡人(今属山东临沂市兰陵县长城镇),中国南朝宋杰出的文学家、诗人。宋元嘉中,临川王刘义庆“招聚文学之士,近远必至”,鲍照以辞章之美而被看重,遂引为“佐史国臣”。元嘉十六年因献诗而被宋文帝用为中书令、秣稜令。大明五年出任前军参军,故世称“鲍参军”。泰始二年刘子顼起兵反明帝失败,鲍照死于乱军中。鲍照与颜延之、谢灵运同为宋元嘉时代的著名诗人,合称“元嘉三大家”,其诗歌注意描写山水,讲究对仗和辞藻。他长于乐府诗,其七言诗对唐代诗歌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世称“元嘉体”,现有《鲍参军集》传世。与颜延之、谢灵运合称“元嘉三大家”。汉族,祖籍东海(治所在今山东郯城西南,辖区包括今江苏涟水,久居建康(今南京)。家世贫贱,临海王刘子顼镇荆州时,任前军参军。刘子顼作乱,照为乱兵所杀。他长于乐府诗,其七言诗对唐代诗歌的发展起了很重要的作用。有《鲍参军集》

猜您喜欢

短歌行
南北朝·张率
君子有酒,小人鼓缶。乃布长筵,式宴亲友。盛壮不留,容华易朽。如彼槁叶,有似过牖。往日莫淹,来期无久。秋风悴林,寒蝉鸣柳。悲自别深,欢田会厚。岂云不乐,与子同寿。我酒既盈,.....
赠友人(其三)
明末清初·屈大均
灼灼怀春鸟,衔花吴江浔。玄豹久不食,蔚然文采深。风云荡天路,邂逅抒忧心。凭君青玉案,中夜张瑶琴。明月照南浦,晨风巢北林。河精为天汉,小星易浮沉。妙道贵忘言,达人无哀音。持.....
钓滩
唐·李白
磨尽石岭墨,浔阳钓赤鱼。霭峰尖似笔,堪画不堪书。
奉赠李八丈判官
唐·杜甫
我丈时英特,宗枝神尧后。珊瑚市则无,騄骥人得有。早年见标格,秀气冲星斗。事业富清机,官曹正独守。顷来树嘉政,皆已传众口。艰难体贵安,冗长吾敢取。区区犹历试,炯炯更持久。讨.....
送欧阳会稽之任
唐·王昌龄
怀禄贵心赏,东流山水长。官移会稽郡,地迩上虞乡。缓带屏纷杂,渔舟临讼堂。逶迤回溪趣,猿啸飞鸟行。万室霁朝雨,千峰迎夕阳。辉辉远洲映,暧暧澄湖光。白发有高士,青春期上皇。应.....
咏怀(其十四)
明末清初·屈大均
萋萋女贞木,变化何葳蕤。含此少阴精,隆冬叶不萎。夫何一佳人,怀忠适见疑。神灵附太山,攀条吟以悲。天边有匏瓜,流光照我姿。笃志慕陶婴,苟合非所期。百川自东逝,北辰无转移。
寿藏为顾静趣赋
明·史谨
预寻一穴近西州,松梓苍苍接素秋。举世有谁曾不死,此身于我复何忧。穿林每设生前祭,与客当从醉里游。多少学仙头白士,至今无处觅瀛洲。
赠曾一轩
宋·文天祥
磨蝎之宫星见斗,簸之扬之箕有口。昌黎安身坡立命,谤毁平生无不有。我有斗度限所经,适然天尾来临丑。虽非终身事干涉,一年贝锦纷杂糅。吾家禄书成巨编,往往日者迷几先。惟有一轩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