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
从
弟
道
秀
别
诗
参
差
生
密
念
,
踯
躅
行
思
悲
。
悲
思
恋
光
景
,
密
念
盈
岁
时
。
岁
时
多
阻
折
,
光
景
乏
安
怡
。
以
此
苦
风
情
,
日
夜
惊
悬
旗
。
登
山
临
朝
日
,
扬
袂
别
所
思
。
浸
淫
旦
潮
广
,
澜
漫
宿
云
滋
。
天
阴
惧
先
发
,
路
远
常
早
辞
。
篇
诗
后
相
忆
,
杯
酒
今
无
持
。
游
子
苦
行
役
,
冀
会
非
远
期
。
送别
情感
山水
抒情
思乡
思念
译文
心中杂乱生出万千思绪,步履蹒跚中满是哀伤。
哀伤与思念缠绕着美好时光,繁复的心事充盈了年月。
岁月里多是坎坷曲折,美好的光景中少有安宁愉悦。
因此在风土人情的苦楚中,日夜都为悬挂的心如旗帜般飘摇不定。
登高望向朝阳,挥袖告别心中的思念。
晨起潮水渐涨泛滥,夜幕云气弥漫滋润。
天色阴沉怕耽误启程,路途遥远总要提前话别。
离别后以诗篇寄托回忆,而今手中无酒难以慰藉。
漂泊的游子苦于旅途劳顿,期盼相聚不会太过遥远。
赏析
这首诗是中国南北朝时期诗人鲍照的《送从弟道秀别诗》。诗歌表达了对亲人离别的深情和不舍,以及对于未来重逢的渴望和祝愿。"参差生密念,踯躅行思悲。" 这两句描绘出一种复杂的情感交织,参差与踯躅都是形容心情郁结、步履不稳之态,显示了诗人在离别时的内心世界极为沉重和不安。"悲思恋光景,密念盈岁时。" 这两句强调了对逝去光阴的留恋,以及时间流转带来的深厚情感积累。"岁时多阻折,光景乏安怡。以此苦风情,日夜惊悬旗。" 这四句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于时光易逝、人生旅途中种种阻挠和无常的忧虑,以及这种忧虑如何成为他内心深处无法摆脱的痛苦。"登山临朝日,扬袂别所思。浸淫旦潮广,澜漫宿云滋。" 这四句通过描写自然景观,如登山、晨曦、大江之水、流动的云彩等,抒发了诗人对远方离去亲人的深切怀念和不舍。"天阴惧先发,路远常早辞。篇诗后相忆,杯酒今无持。游子苦行役,冀会非远期。" 最后的四句则是诗人对于即将到来的分别的担忧,以及对未来的重逢之愿望的一种表达。在这里,他希望通过留下的文字来维系彼此的情感纽带,同时也透露出对未来能够相聚的渴望。这首诗语言质朴自然,情感真挚,是一篇表达离别之痛与思念深重的佳作。
鲍照
202首
鲍照(414年-466年),字明远,东海郡人(今属山东临沂市兰陵县长城镇),中国南朝宋杰出的文学家、诗人。宋元嘉中,临川王刘义庆“招聚文学之士,近远必至”,鲍照以辞章之美而被看重,遂引为“佐史国臣”。元嘉十六年因献诗而被宋文帝用为中书令、秣稜令。大明五年出任前军参军,故世称“鲍参军”。泰始二年刘子顼起兵反明帝失败,鲍照死于乱军中。鲍照与颜延之、谢灵运同为宋元嘉时代的著名诗人,合称“元嘉三大家”,其诗歌注意描写山水,讲究对仗和辞藻。他长于乐府诗,其七言诗对唐代诗歌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世称“元嘉体”,现有《鲍参军集》传世。与颜延之、谢灵运合称“元嘉三大家”。汉族,祖籍东海(治所在今山东郯城西南,辖区包括今江苏涟水,久居建康(今南京)。家世贫贱,临海王刘子顼镇荆州时,任前军参军。刘子顼作乱,照为乱兵所杀。他长于乐府诗,其七言诗对唐代诗歌的发展起了很重要的作用。有《鲍参军集》
猜您喜欢
虞美人·有美堂赠述古
宋·苏轼
湖山信是东南美,一望弥千里。使君能得几回来?便使樽前醉倒更徘徊。沙河塘里灯初上,水调谁家唱?夜阑风静欲归时,惟有一江明月碧琉璃。
八月十五夜月二首(其二)
唐·杜甫
稍下巫山峡,犹衔白帝城。气沈全浦暗,轮仄半楼明。刁斗皆催晓,蟾蜍且自倾。张弓倚残魄,不独汉家营。
南乡子·时移守密州
宋·苏轼
东武望余杭,云海天涯两渺茫。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不用诉离觞,痛饮从来别有肠。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堕泪羊公却姓杨。
二郎神
宋·柳永
炎光谢。过暮雨、芳尘轻洒。乍露冷风清庭户,爽天如水,玉钩遥挂。应是星娥嗟久阻,叙旧约、飙轮欲驾。极目处、微云暗度,耿耿银河高泻。闲雅。须知此景,古今无价。运巧思、穿针楼上.....
长相思(其一)
唐·白居易
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州古渡头。吴山点点愁。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
杂曲歌辞(其一)清平调
唐·李白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短歌行
南北朝·张率
君子有酒,小人鼓缶。乃布长筵,式宴亲友。盛壮不留,容华易朽。如彼槁叶,有似过牖。往日莫淹,来期无久。秋风悴林,寒蝉鸣柳。悲自别深,欢田会厚。岂云不乐,与子同寿。我酒既盈,.....
除夕作
明·严嵩
杯湛灯明深客堂,促阴浮迹笑尘忙。病来渐觉形容老,静后浑于岁月忘。星斗逼檐知夜永,垄畦融雪丨年康。朝衣细整听钟漏,正想氤氲汉殿香。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