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
德
蜡
祭
百
神
三
首
(
其
一
)
降
神
用
《
高
安
》
百
物
蕃
阜
,
四
方
顺
成
。
通
其
八
蜡
,
合
乃
嘉
平
。
旨
酒
斯
醇
,
大
庖
孔
盈
。
万
灵
来
格
,
威
仪
以
成
。
节日
写物
祭奠
抒情
赞颂
译文
1、各种农作物丰收,天下各地都顺利成熟。举行八蜡的祭祀仪式,正是吉祥太平的时刻。
2、美酒醇厚芳香,丰盛的筵席上食物满盈。万神都来接受祭品,威严的仪礼已经完成。
赏析
这段文字出自中国古诗,展现了一个祭祀场景,诗人通过对自然万物和祭品的描绘,表达了一种敬畏神明、庆祝祥瑞的氛围。以下是对这段诗句的鉴赏:首先,“百物蕃阜,四方顺成”两句描绘了一个万物繁荣、天地和谐的景象,其中“蕃阜”指的是草木蓬勃,生机勃发,而“四方顺成”则表明四面八方都呈现出一片太平景象。这两句通过对自然界的美好描写,为祭祀活动营造了一种和谐、吉祥的氛围。紧接着,“通其八蜡,合乃嘉平”进一步具体化了祭品的准备,其中“八蜡”可能指的是不同类型或数量的蜡烛,而“合乃嘉平”则表明这些祭品是为了迎接神灵而准备的和谐与平安。“旨酒斯醇,大庖孔盈”两句展示了祭祀中用来供奉神灵的美酒,这里的“旨酒”指的是佳酿,而“大庖孔盈”则形容了厨房里充满了丰盛的食物,准备用于祭祀。最后,“万灵来格,威仪以成”表达了一种对神灵降临的期待和尊崇,其中“万灵来格”指的是各种神灵都被邀请而来,而“威仪以成”则强调了祭祀活动中严肃庄重的礼节和仪式。总体来说,这段诗句通过对自然景观、祭品准备以及祭祀氛围的描绘,展现了一场宏大庄严的宗教仪式。
猜您喜欢
对雪
唐·许浑
飞舞北风凉,玉人歌玉堂。帘帷增曙色,珠翠发寒光。柳重絮微湿,梅繁花未香。兹辰贺丰岁,箫鼓宴梁王。
二郎神
宋·柳永
炎光谢。过暮雨、芳尘轻洒。乍露冷风清庭户,爽天如水,玉钩遥挂。应是星娥嗟久阻,叙旧约、飙轮欲驾。极目处、微云暗度,耿耿银河高泻。闲雅。须知此景,古今无价。运巧思、穿针楼上.....
除夕作
明·严嵩
杯湛灯明深客堂,促阴浮迹笑尘忙。病来渐觉形容老,静后浑于岁月忘。星斗逼檐知夜永,垄畦融雪丨年康。朝衣细整听钟漏,正想氤氲汉殿香。
江神子/江城子(其二)和人韵
宋·辛弃疾
梨花著雨晚来晴。月胧明。泪纵横。绣阁香浓,深锁凤箫声。未必人知春意思,还独自,绕花行。酒兵昨夜压愁城。太狂生。转关情。写尽胸中,磈磊未全平。却与平章珠玉价,看醉里,锦囊倾.....
西江月·题谈月色画梅
清·杨玉衔
根自罗浮移植,居然绿萼仙踪。纤纤十指透香风。颠倒师雄一梦。画石未须十日,消寒恰值初冬。三分春色满琼钟。亏得月明自种。
贺李鸿章六十寿联
清·郭柏荫
为四海苍生,祝南极寿星不老;有六旬莱子,知北堂爱日方长。
送欧阳会稽之任
唐·王昌龄
怀禄贵心赏,东流山水长。官移会稽郡,地迩上虞乡。缓带屏纷杂,渔舟临讼堂。逶迤回溪趣,猿啸飞鸟行。万室霁朝雨,千峰迎夕阳。辉辉远洲映,暧暧澄湖光。白发有高士,青春期上皇。应.....
念奴娇·中秋对月,次李汉老韵三阕(其五)十六岁作
明·夏言
隔岁佳期,向此夜、试把金尊斟绿。据我胡床三弄笛,簌簌桂华零粟。光满璚楼,寒生银瓦,是处神仙屋。虚檐影转,坐夜风动庭竹。露华冷浸衣巾,银潢低泻,倒挂长空瀑。何处萧声惊鹤梦,.....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