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
兴
以
后
祀
五
方
帝
六
十
首
·
送
神
用
《
高
安
》
神
之
戾
止
,
天
门
夜
开
。
礼
备
告
成
,
云
■
亟
回
。
旗
纛
晻
霭
,
万
灵
喧
豗
。
独
遗
祉
福
,
用
泽
九
垓
。
祭祀神灵
送别
礼赞
译文
天神降临的时候,天门在夜晚打开。祭祀的礼仪已经完备,祭告天神的事已经完成,祥云迅速地散去。
旌旗遮天蔽日,万灵之众齐声欢呼。我独自承受着神灵赐予的福祉,用来泽润整个天下。
赏析
此诗描绘的是一种祭祀场景,语言庄重而富有想象力。开篇“神之戾止,天门夜开”两句,设定了一个超自然的时空背景,“神之戾止”表明祭祀活动已经达到了高潮,而“天门夜开”则是对神圣世界的大门开放的一种象征性描述,显示出一种敬畏和期待的心态。接下来的“礼备告成,云■亟回”进一步强化了祭祀的庄严与神秘感,“礼备”意味着一切准备工作已经完成,而“告成”则是对祭祀活动成功的宣告。"云■亟回"中“■”字可能是一个古文字,根据上下文应该是一种表示云气聚散或变化的词汇,这里暗示着神灵的降临。"旗纛晻霭,万灵喧豗"两句,用来描绘祭祀现场的壮观景象。"旗纛"指的是飘扬的旗帜,而"晻霭"则形容其在阳光下的闪耀效果。"万灵喧豗"则是对参与者精神状态的一种写实,展现出一种热烈而又庄重的氛围。最后两句“独遗祉福,用泽九垓”表达了祭祀后的余韵和祝愿。“独遗”意味着在所有的活动结束后留下的只有那份祈求神灵的恩惠,“祉福”即是对神灵所求之物,希望得到神的保佑与吉祥。而“用泽九垓”则是在表达这份祝愿能够普及到各个角落,"九垓"在这里可能象征着广大或极致。整首诗通过对祭祀过程的细腻描写,展现了一种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宗教情感,同时也体现了古人对于神灵崇拜以及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愿望。
猜您喜欢
青潭山神祠乐歌三首(其三)送神穹厚
元末明初·王祎
穹穹厚厚奠高卑。高莫可扣卑莫敀,我人中处其俦依。匪灵焉依将孰求,我之依灵岂无期。春秋祀事粤多仪,灵既享矣不我违。嗟我民人苦害灾,灾有扎瘥害旱饥。况有干戈横逆加,惟灵威力善.....
郊庙歌辞·蜡百神乐章·送神
唐·不详
十旬欢洽,一日祠终。澄彝拂俎,报德酬功。虑虔容肃,礼缛仪丰。神其降祉,整驭随风。
绍兴祭风师六首(其六)送神。曲同迎神
宋·郊庙朝会歌辞
荃其止乎,禗禗其容。奄横四海,蹇莫之穷。时不骤得,礼焉有终。荃其行乎,余心??。
绍兴祀九宫贵神十首·送神用《景安》
宋·郊庙朝会歌辞
荐献有序,降登无违。礼乐备举,昭格燕娭。云车缥缈,神曰还归。报以景贶,翊我昌期。
送狄尚书镇太原
唐·姚合
授钺儒生贵,倾朝赴饯筵。麾幢官在省,礼乐将临边。代马龙相杂,汾河海暗连。远戎移帐幕,高鸟避旌旃。天下屯兵处,皇威破虏年。防秋嫌垒近,入塞必身先。中外恩重叠,科名岁接连。散.....
送周德元还昆山以文学举阻于例而归
明·倪谦
冥鸿风便偶高骞,路阻云程尺五天。故国迢遥足归梦,礼罗疏阔竟遗贤。莫言张翰莼偏美,须信相如璧自全。寄语山灵勿相拒,草堂已赋卜居篇。
发贵溪高子辈舟送
明·李梦阳
旌旗飞近邑,鼓吹送前舟。礼饯诸生侍,英寮并节游。长风驱瞑色,密霰响寒洲。见月帆犹进,山阴恨子猷。
二十二日奉制命往祀天寿山之神二十五日礼成而还(其一)
明·倪岳
香币遥从晓殿颁,小臣承命谒桥山。千年王气蟠龙虎,五夜祠官拥佩环。草木润回新雨后,坛壝高出乱云间。礼成正及曈昽曙,携得天风两袖还。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