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殿

宗教祭祀
礼仪
场景
赞美

译文

猗猗的香坛高耸,右边平坦左边斜坡。祭祀者所穿的礼服光辉灿烂,玉佩上装饰物节奏分明。
祭坛上下祭司行走谨慎,不快不慢,恰到好处。尊重庄重的祭祀仪式,礼仪的条文都井然有序。

赏析

这段诗文是中国古代祭祀活动中的一部分,描绘的是一种庄重、神圣的场景。开篇“猗与明坛,右平左墄”表达了祭坛的布置和周围环境的整齐。“冕服斯皇,玉佩有节”则形象地展示了穿戴礼服的皇帝或主祭者,佩戴着具有规格的玉佩,体现出一种庄严肃穆的氛围。接下来的“陟降惟寅,匪徐匪疾”可能是指祭祀过程中的某个环节,表明行动既不急促也不拖沓,恰到好处地展现了仪式的庄重和秩序。最后,“式崇大祀,礼文咸秩”则强调了对重大祭祀活动的尊崇,以及这种活动中所体现的礼节文明。整体来看,这段诗文通过对细节的描绘,传达了一种敬畏自然、遵守礼制的宗教和文化情怀。它不仅展示了古人对于祭祀活动的重视,也反映出当时社会对于秩序和规格的重视,以及这种秩序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性。

猜您喜欢

对雪
唐·许浑
飞舞北风凉,玉人歌玉堂。帘帷增曙色,珠翠发寒光。柳重絮微湿,梅繁花未香。兹辰贺丰岁,箫鼓宴梁王。
上清宝鼎诗二首(其一)
唐·李白
朝披梦泽云,笠钓青茫茫。寻丝得双鲤,中有三元章。篆字若丹蛇,逸势如飞翔。归来问天老,奥义不可量。金刀割青素,灵文烂煌煌。咽服十二环,奄见仙人房。暮跨紫鳞去,海气侵肌凉。龙.....
题晚翠堂
明·史谨
高堂迢递万松间,郁郁虬枝绕画阑。要与林泉留胜概,不随蒲柳共凋残。云归自锁巢间鹤,竹近常闻月下鸾。尽日涛声来树杪,无边诗思入毫端。花飘金粉香犹湿,叶堕苍髯露未乾。扫径每迟佳.....
驻跸圣因行宫
清·爱新觉罗·弘历
问俗重临明圣湖,白沙堤上果清殊。高峰南北呈双髻,行馆招提别一区。丽日和风春淡荡,花香鸟语物昭苏。民心乐处吾同乐,艳舞清歌亦底须。
绍兴祀太社太稷十七首·还位用《正安》
宋·郊庙朝会歌辞
国主太祀,地道聿神。稷司百谷,利毓惟均。练日新吉,粢盛飶芬。神燕娭矣,福此下民。
宫词(其十六)
明·张凤翔
禁柳春深草色新,杨花飞趁扑虫人。君王殿上宣名字,旋绾颓鸦抹绛唇。
江行俳体十二首(其八)
明·钟惺
小聚星晨屡断连,山椒一缕露人烟。土音偏不移鸡犬,市暨通行杂钞钱。泽国火耕兼水耨,霜林枣地接枫天。时艰夜禁明书楔,拨剌更更响钓船。
姑苏杨柳枝词(其六)
明末清初·屈大均
露咽烟啼总不明,飞花如送复如迎。长条不忍轻攀折,为尔临风最有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