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
道
亲
享
先
农
十
首
(
其
三
)
奠
玉
币
用
《
嘉
安
》
将
躬
黛
耜
,
先
陟
灵
坛
。
嘉
玉
量
币
,
乐
举
礼
殚
。
神
既
至
止
,
福
亦
和
安
。
千
斯
积
咏
,
万
国
多
欢
。
田园
祭奠
祈福
赞颂
写景
抒情
译文
躬亲耕耘用青色的犁,首先登上神灵的祭坛。带着精美的玉器和数量众多的祭品,快乐地举行各种礼仪,竭尽所能。
神灵已经到来并停留,福祉也随之和谐安详。千年的积累和咏唱,万国的民众都感到欢欣。
赏析
这是一首颂扬农业之美,表达对先农的崇敬之情的诗句。从中可以感受到古人对于农业劳动的尊重,以及祭祀先农时那种庄严而又充满希望的心态。"将躬黛耜,先陟灵坛" 这两句描绘了祭祀之前的准备工作,其中“黛耜”指的是用来耕地的工具,而“灵坛”则是祭祀之处。从中可以看出古人对于土地的敬畏之心,以及对农业劳动者的尊重。"嘉玉量币,乐举礼殚" 这两句表达了在祭祀过程中的庄严肃穆,"嘉玉量币"可能是用来作为祭品的贵重物品,而“乐举礼殚”则是指人们以乐观的心态完成祭祀仪式。"神既至止,福亦和安" 这两句传达了祭祀之后神灵降临,人们因此而获得吉祥如意之情。"神既至止"意味着祭祀成功,神灵到来,而“福亦和安”则是表达了一种普世的平和与幸福。"千斯积咏,万国多欢" 最后两句展现了人们对于先农的不尽之颂歌,以及由此而来的国家的繁荣昌盛。"千斯积咏"意味着赞美之词如潮水般涌来,而“万国多欢”则是因为农业的丰收带来了全国人民的喜悦。整体来说,这首诗不仅展现了古人对于先农的崇敬,还透露出对土地、劳动和自然的深厚感情,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猜您喜欢
江神子/江城子(其二)和人韵
宋·辛弃疾
梨花著雨晚来晴。月胧明。泪纵横。绣阁香浓,深锁凤箫声。未必人知春意思,还独自,绕花行。酒兵昨夜压愁城。太狂生。转关情。写尽胸中,磈磊未全平。却与平章珠玉价,看醉里,锦囊倾.....
寄余德甫
明·欧大任
十载弹冠答圣朝,短衣今自傍渔樵。诗名不借青云大,交态谁疑白眼骄。病免风尘犹澒洞,居閒宾客未萧条。匡山只隔南禺路,醉把梅花上铁桥。
送欧阳会稽之任
唐·王昌龄
怀禄贵心赏,东流山水长。官移会稽郡,地迩上虞乡。缓带屏纷杂,渔舟临讼堂。逶迤回溪趣,猿啸飞鸟行。万室霁朝雨,千峰迎夕阳。辉辉远洲映,暧暧澄湖光。白发有高士,青春期上皇。应.....
次韵酬裕斋
明·黄衷
数椽虚拟少城堂,半落寰中半落乡。桑树鸡声邻北垞,苇林渔唱过西场。乾坤漠漠冥心早,今古滔滔寄恨长。采菊东篱堪小约,总随蜂蝶一时忙。
抛球乐
宋·柳永
晓来天气浓淡,微雨轻洒。近清明,风絮巷陌,烟草池塘,尽堪图画。艳杏暖、妆脸匀开,弱柳困、宫腰低亚。是处丽质盈盈,巧笑嬉嬉,争簇秋千架。戏彩球罗绶,金鸡芥羽,少年驰骋,芳郊.....
三月乙巳来赋盐万岁乡且蒐狝匿赋之家晏饭此舍遂留宿是日大风自采菊苗荐汤饼二首(其二)
宋·黄庭坚
幽丛秀色可揽撷,煮饼菊苗深注汤。饮冰食檗浪自古,摩挲满怀春草香。
题晚翠堂
明·史谨
高堂迢递万松间,郁郁虬枝绕画阑。要与林泉留胜概,不随蒲柳共凋残。云归自锁巢间鹤,竹近常闻月下鸾。尽日涛声来树杪,无边诗思入毫端。花飘金粉香犹湿,叶堕苍髯露未乾。扫径每迟佳.....
东寺寒泉
明·王越
一曲清泉绕寺流,老怀应共此泉幽。吟乘雨气清诗骨,醉吸冰花涤酒愁。天巧凿开云窟冷,地灵分出海门秋。饮牛洗耳浑閒事,留与征人照白头。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