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
?
见
示
龙
槐
寺
同
饭
崇
效
寺
看
花
之
作
复
次
其
韵
结
庐
人
境
车
马
稀
,
春
残
犹
自
恋
春
衣
。
百
年
几
度
花
前
醉
,
一
饭
不
忘
天
下
饥
。
树
老
无
枝
龙
自
卧
,
楼
高
有
级
锡
能
飞
。
为
贪
欲
尽
花
经
眼
,
藉
草
相
将
坐
不
归
。
写景抒情
春日写景
惜时
情感
树木咏物
赏花
地名
寺院
春残惜花
写景兼抒情
译文
把房子建造在人迹罕至的地方,车马稀少,即使在春天将要结束时,我仍然留恋着春天的衣裳。
人生百年,能有几度在花前沉醉?即使吃一顿饭也不忘天下受饥饿的人们。
老树无枝,龙一般在地下自卧,而高楼高耸,每层阶梯都有神兽之形仿佛能够飞起。
因为对欲望的无尽追求而忘记了所拥有的事物,只能在草地上相随而坐,无法归去。
赏析
这首清代诗人韩崶的《云?见示龙槐寺同饭崇效寺看花之作复次其韵》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深沉的画面。首句“结庐人境车马稀”,展现了诗人居住在人烟稀少之地,环境清幽,远离尘嚣。第二句“春残犹自恋春衣”,流露出诗人对春天的眷恋,即使春色将逝,仍不舍脱下春衣,寓言中透露出对时光易逝的感慨。接下来的“百年几度花前醉”,诗人回忆一生中与花相伴的醉人时刻,强调了花对他的情感纽带和生活意义。“一饭不忘天下饥”,则表达了诗人的忧患意识,即使享受美食,也时刻记挂着天下的饥饿问题,体现了其高尚的道德情操。“树老无枝龙自卧,楼高有级锡能飞”运用了象征手法,老树虽无繁枝,却如龙静卧,寓意岁月沉淀;楼阁虽高,但僧人凭借禅定之力,仿佛能超越物理限制,暗示内心的超然境界。最后一句“为贪欲尽花经眼,藉草相将坐不归”,诗人借花开花落感叹人生,为了欣赏眼前的美景,宁愿放弃归去,流露出对自然美的深深迷恋和对尘世生活的留恋。整首诗以景抒怀,寓哲理于自然之中,展现出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高尚的人格魅力。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