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西
边塞
战争
怀古
写景
历史怀古
抒怀

译文

翻译:这把弓现在悬挂于天山之上,我怀揣着封侯的志向,跨越重洋,向西行进。
翻译:当年我骑着战马出征,这个地方因为我的到来而战鼓声不断,仿佛整个天地都在震动。
翻译:窦仲牟的事迹仍具有震撼力,他当年的征战轨迹现在依然可被查考、可被记录下来。
翻译:在这短暂的人生中,经历了无数的变迁和磨难后,当我回头看过去的事情时,感觉一切都像被白云遮住一样,变得模糊不清了。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古代边疆的壮阔景象与历史的沧桑变迁。首句“弓挂天山上”,以“天山”这一雄伟地理标志起笔,形象地展现了边疆的辽阔与险峻,弓挂于天山之上,既象征着古代将士们的英勇与豪情,也暗含着他们对和平的渴望。“封侯重海西”一句,点明了古代边疆地区对于国家的重要性,封侯之地往往位于边陲,显示了朝廷对边防的重视。这里的“重”字,不仅指地理位置的显著,更蕴含了对功勋卓著将领的尊崇。接下来,“当年驱战马,此地动征鼙”两句,通过生动的场景描写,再现了古代边疆战争的激烈与残酷。战马奔腾,鼙鼓轰鸣,不仅展现了战场的紧张气氛,也体现了将士们为国捐躯的英勇精神。“窦耿名犹壮,征和迹可稽”则将笔触转向历史人物,窦耿的名字依然响亮,他的事迹可以考证。这里通过对比,强调了历史人物的影响力与历史的铭记,同时也暗示了边疆历史的丰富与复杂。最后,“沧桑俄顷事,回首白云齐”两句,以时间的短暂与变化的迅速,表达了对历史变迁的感慨。短短的时间内,世事如白云苍狗,难以捉摸。回首往事,仿佛一切都已融入了白云之中,隐没在历史的长河中,留给后人无尽的思考与遐想。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边疆景象、历史人物及时间流转的描绘,展现了边疆的壮丽与历史的厚重,以及对过往岁月的深深怀念与感慨。

猜您喜欢

杂曲歌辞·行路难三首(其一)
唐·李白
金尊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岐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
八月十五夜月二首(其二)
唐·杜甫
稍下巫山峡,犹衔白帝城。气沈全浦暗,轮仄半楼明。刁斗皆催晓,蟾蜍且自倾。张弓倚残魄,不独汉家营。
钱清夜渡
宋·陆游
轻舟夜绝江,天阔星磊磊。地势下东南,壮哉水所汇。月出半天赤,转盼离巨海。清晖流玉宇,草木尽光彩。男子志功名,徒死不容悔。坐思黄河上,横戈被重铠。晚途虽益困,此志顾常在。一.....
满江红·东阿道中
明·俞彦
荏苒征途,马首外、黄埃飞灭。渐初夏、麦寒西陇,草熏南陌。平楚澹烟迷云鹜,乱山落照闻啼鴂。只玉骢、飘泊未归来,心慵怯。名与利,多生劫。劳和恨,他生业。怕镜中不似、去家时节。.....
双头莲·岭南元夜
明末清初·梁清标
海外繁华,看绛烛围红,星毬初放。蛮靴锦障。月影里忘却,乡愁孤况。暗想京国灯宵,阻云山千障。春一样。紫陌香尘,有无钿车来往。凭仗午夜笙箫,把军烽静偃,消除兵象。江湖晚涨。烧.....
次韵姚比玉雪中之作
明·董纪
风雪虽严莫掩关,天开图画一时间。闾阎均作白银阙,培塿尽为群玉山。上将功成淮蔡下,故人兴尽剡溪还。屯边百万皆骁勇,伫听王师奏捷班。
赠薛播州诗(其二)
隋·杨素
两河定宝鼎,八水域神州。函关绝无路,京洛化为丘。漳滏尔连沼,泾渭余别流。生郊满戎马,涉路起风牛。班荆疑莫遇,赠缟竟无由。
至沪偶病(其三)
清·许传霈
传说烽烟近浦东,哀鸿嘹唳梦魂中。流民贫病无生计,谁仗扁舟万里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