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
龙
门
潘
秀
才
见
寄
男
儿
四
十
未
全
老
,
便
入
林
泉
真
自
豪
。
明
月
清
风
非
俗
物
,
轻
裘
肥
马
谢
儿
曹
。
山
中
是
处
有
黄
菊
,
洛
下
谁
家
无
白
醪
。
想
得
秋
来
常
日
醉
,
伊
川
清
浅
石
楼
高
。
写景抒情
季节抒情
咏物
菊花
秋天怀古
秋日抒情
赞美自然
励志
译文
译文:男子四十岁并不算老,能够进入山林泉边生活真是令人自豪。
译文:明月和清风不是凡尘中的东西,我拥有轻软的皮衣和健壮的马匹,这些都要感谢儿时的梦想和追求。
译文:在山中到处都可以看到金黄的菊花,洛阳城里的每家每户也都有自己酿的白酒。
译文:想象秋天的日子里我常常会沉醉,伊川的水清澈见底,高高的石楼矗立在那里。
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黄庭坚所作的《答龙门潘秀才见寄》。诗中,诗人以豪迈的语气表达了自己的人生态度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四十岁尚未老去,诗人选择归隐山林,对此感到自豪。他认为明月清风都是超凡脱俗之物,与世俗的繁华相比,更愿意过着简朴的生活,轻裘肥马的生活方式他已经谢绝。山中的菊花开遍,乡村里随时可以品尝到美酒。诗人想象秋天到来时,常常沉醉于山水之间,伊川的清澈流水和石楼的高处构成了一幅宁静而惬意的画面。整首诗透露出诗人淡泊名利、追求自然与宁静的心境,展现了宋代文人对于隐逸生活的理想化描绘。黄庭坚的诗歌风格清新自然,语言质朴,情感真挚,这首诗正是这种风格的体现。
黄庭坚
2359首
黄庭坚(1045.8.9-1105.5.24),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庭坚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著有《山谷词》,且黄庭坚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晚号涪翁,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著有《山谷词》,且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