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美
禅修
哲理
教义
律行
传法

赏析

这首《头陀赞》是宋代诗人黄庭坚所作,通过对头陀修行生活的描绘,赞美了佛教徒的刻苦修行和精神境界。诗中提到“抖擞”、“净心”、“迦叶称首”等词,体现了佛教中的修行方式和智慧传承。头陀行者衣食简朴,住处简陋,但通过“十二行”、“十三或八”的修行法门,磨砺身心,净化三毒,遵循佛法。他们以戒律为基础,止观并重,表现出坚定的信念和无私的精神。诗中强调知足少欲,去除执着,这与佛教的出离心相符。诗人将头陀修行与佛陀的教导相联系,认为这是延续佛祖智慧的重要途径。头陀的形象被赞誉为“菩萨僧”,他们的行为被期待在适当的时候以应身出世,引领众生。在阿兰若处(寂静之地),他们成为大众的依靠,遵循前贤的足迹,保持纯洁无染。黄庭坚通过这首诗,赞扬了头陀修行者的高尚品质和深邃的佛教理念,表达了对修行者的敬仰和对佛法的崇尚。整首诗语言简洁,内涵丰富,展现了作者对佛教教义的深刻理解和独特见解。

黄庭坚

2359首
黄庭坚(1045.8.9-1105.5.24),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庭坚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著有《山谷词》,且黄庭坚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晚号涪翁,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著有《山谷词》,且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