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
田园
亲情
写景
秋节
怀古
自然咏物
草木
表达感慨

赏析

这首诗描绘的是乡村秋日的景象,诗人黄庭坚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丰收季节村庄的宁静与亲情。首句“村南村北禾黍黄”以金黄的稻谷渲染出秋收的丰盈,穿行于树林和山坞间的小路显得漫长,暗示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据鞍梦归在亲侧”表达了诗人骑马在外,心中满是对家人的深深挂念,想象着自己回到亲人身边的情景。“弟妹妇女笑两厢”则描绘了一幅温馨和睦的画面,弟妹们的笑声洋溢着家庭的欢乐。“甥侄跳梁暮堂下,惟我小女始扶床”写出了家族成员间的亲密关系,尤其是对幼小女儿的疼爱。接下来的诗句“屋头扑枣烂盈㪷,嬉戏欢争挽衣裳”,生动地再现了孩子们天真活泼的玩耍场景,以及扑枣的甜蜜记忆。然而,诗人也感慨“觉来去家三百里,一园兔丝花气香”,意识到距离之遥和时光易逝。他以兔丝花自比,感叹其虽无根却能自芳,但终究无法抵挡风雨飘摇的命运。最后,诗人提出“不如归种秋柏实,他日随我到冰霜”,表达了对落叶归根、回归田园生活的向往。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质朴,通过对乡村生活场景的描绘,寄寓了诗人对故乡和亲情的深深眷恋,以及对人生归宿的思考。

黄庭坚

2359首
黄庭坚(1045.8.9-1105.5.24),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庭坚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著有《山谷词》,且黄庭坚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晚号涪翁,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著有《山谷词》,且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

猜您喜欢

次韵酬裕斋
明·黄衷
数椽虚拟少城堂,半落寰中半落乡。桑树鸡声邻北垞,苇林渔唱过西场。乾坤漠漠冥心早,今古滔滔寄恨长。采菊东篱堪小约,总随蜂蝶一时忙。
小雨初霁
宋·陆游
归来偶似老渊明,消渴谁怜病长卿。小雨染成芳草色,好风吹断画檐声。剪灯院落晨犹冷,卖酒楼台晚旋晴。莫道此翁游兴懒,兰亭禹寺已关情。
除夜客怀
明·浦源
火冷空斋夜掩霜,明朝新岁在殊方。故乡亲老谁相守,独对寒灯泣数行。
暮秋由一面山之金州长甸铺作(其六)
清·多隆阿
闻鸡复命驾,早渡碧流河。再行三五里,村小枕山阿。桥横东西涧,场筑南北坡。老农呼岁歉,害稼暑雨多。适逢三叉路,未敢率尔过。停车子细问,周行亦不讹。在原碾白草,踰岭陟翠螺。牧.....
闻吕敬夫移居五首(其五)
元末明初·郭翼
雨映清秋解郁陶,无端舒啸倚东皋。终怀楚国屠羊肆,已愧江州食犬牢。五夜新凉吹枕几,十年旧梦落波涛。老来亦慕归耕好,田屋芃芃黍豆高。
次韵德孺新居病起
宋·黄庭坚
潭潭经略府,寂寂闭门居。京洛圣贤宅,江湖鱼鳖潴。官如一梦觉,话胜十年书。稍喜过从近,扶筇不驾车。
醉太平
清末近现代初·陈洵
珊瑚挂瓢。黄金担樵。一枝一叶魂销。倩山妻绣描。霜浓艳潮。露晞艳焦。商声飒飒萧萧。恨宫声未调。
清平乐·为余越园题归砚娱亲图
清末近现代初·陈洵
江山如此。多少人间事。绿酒高堂欢彩戏。以外般般无味。闲居即目多佳。良辰尽入余怀。看取四时图画,天然不用安排。